男子车祸脑伤长期卧床 PAC密集复健成功站起来
大千PAC病房复健治疗包含物理、职能、语言及心理等课程,帮助近9成病人改善失能状况。(大千医院提供/巫静婷苗栗传真)
脑损伤患者透过积极复健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失能程度,也能减少照顾者的负担。(大千医院提供/巫静婷苗栗传真)
21岁江姓男子因车祸造成创伤性脑损伤、颅内出血,且有多处骨折,紧急手术于加护病房观察后,伤势逐渐稳定,但需要长期复健,他转至PAC病房执行脑中风急性后期照顾计划,经12周密集复健,他从卧床无法起身,到出院时可自行行走,恢复基本自理功能。大千医院29日借此案例鼓励更多患者及家属。
脑中风急性后期照顾计划(PAC),以脑中风病人为主要治疗对象,经卫福部扩大计划治疗对象,纳入创伤性神经损伤(创伤性脑损伤)、脆弱性骨折、衰弱高龄的病人,能在黄金恢复期提供积极治疗,包含病房端的专业医疗,复健相关的物理、职能、语言及心理治疗等。
复健科物理治疗师林立珍表示,江姓男子到院时无法独立起身坐床边,缺乏语言表达功能,对指令理解有困难,住进PAC病房安排物理、职能、语言等课程,经过积极且密集的复健治疗后,他进步到能独立行走及上下楼梯,日常生活有基本自理能力,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也获得改善。
脑血管疾病是国人十大死因的第4名,病人发病后的功能状况,是照顾者与社会资源的沉重负担,复健科医师陈克铭表示,脑血管疾病病人在状况稳定后,若能把握黄金治疗期接受复健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失能程度,经PAC计划积极治疗的病人,近9成在失能评估及日常生活评估都有大幅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