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预防高山症 他近视从350度飙到破千 问题出在这成分

男子近视度数从350度飙升到1100度,竟是因为登山服用高山症预防药物所致。(示意图/Shutterstock)

38岁黄先生日前和朋友相约爬山,开车前往约定地点前先吃了半颗高山症药物,途中却发现看不清楚仪表板上的数字,但猜想是天色昏暗,也就没有特别理会隔天清晨再服下半颗高山症药后,爬山过程却发觉视力愈来愈模糊,下山后到眼镜检查,才发现近视度数竟从350度飙升到1100度。

初次就医时,医生诊断他是高山症,但黄先生并非第一次挑战高山,过去爬过更高的山都没发生这样的情况。改到台北慈济医院就诊后,再经详细检查和问诊,才发现是对高山症药物中的磺胺类成分过敏,造成度数骤增,所幸经药物治疗后,1周后视力完全恢复。

●高山症药物过敏未治疗 恐并发急性青光眼

台北慈济医院眼科部主任徐维成表示,检查发现,黄先生除了角膜水晶体距离明显缩短,伴随着近视度数急遽增加,有疑似恶性青光眼的现象之外,看不到有明显病变,而且病人过去也没有得过比较特殊的眼疾

徐维成医师解释,「乙醯唑胺」成分的高山症药物过敏可能是导致男子近视度数暴增的原因。(图/台北慈济医院 康健杂志提供)

考量他过去登山不曾发生类似情形,而且两眼都出现症状,加上第一次服药、登山前就出现症状,徐维成判断很可能是药物过敏产生的免疫系统反应

不只是高山症的预防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张小姐是服用偏头痛止痛药,视力突然从100多度飙升至1000多度,就医发现是药物过敏,除了立刻停药,配合使用散瞳剂,1周后视力才逐渐恢复,但仍可能对视神经已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这种过敏表现类似儿童假性近视的生理机转,但以不寻常的大幅度变化表现,」徐维成解释,黄先生的情况是因为过敏使得睫状肌水肿,进而造成水晶体前后径加长,导致近视度数增加,而且持续一段时间都没下降。如果持续未治疗及追踪,可能演变为急性青光眼,有失明危机。

黄先生服用的高山症药物是「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台北市乐龄健康暨药事照护协会理事曾冠烨表示,乙醯唑胺是使用非常久的药物,可以降血压眼压脑压,最初作为利尿剂,也可以治疗青光眼,但已有其他药物可取代,所以现在最常被用作高山症的预防药物,而且效果好,又安全,使用很普遍。

徐维成进一步解释,高山上因为氧气不足,人们会不自觉的过度换气,造成血液酸碱度变化,类似碱中毒的现象。而乙醯唑胺因为能经由排尿调节血液中过多的碱离子,降低身体酸碱度变化情形,因此能减少出现碱中毒的机会。一般在登山前、还没发生高山症时服用,1天2颗。

●磺胺类成分药物应用普遍 就诊应主动告知药物过敏史

不过,乙醯唑胺除了本身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感觉异常、食欲不振、嗜睡等,里面还含有磺胺类成分。

曾冠烨药师表示,不少国人对磺胺类成分过敏,而且磺胺类使用满广泛,眼药水也可能有这类成分,常见过敏症状如皮疹皮肤瘙痒,少数严重的人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但是对视力造成影响较为少见,主要还是个人体质问题

民众若有药物过敏史,一定要告知医师。(示意图/Shutterstock)

曾冠烨说,乙醯唑胺是处方药,通常民众在登山前前往家医科门诊,医师会换算剂量,告知如何使用,民众如果有药物过敏史也要主动告知。虽然药物过敏通常停药后症状就会缓解,但如果比较严重,例如已经出现气管收缩、无法呼吸,仍要立刻急救。

徐维成也说,如果像黄先生这样出现视力骤降的过敏反应,虽然停药后通常就会缓解,但时间可能拖比较长或本身免疫反应过强,就有可能演变为急性青光眼,如果本身视神经又有潜在的问题,就有失明风险,因此若发觉不对劲,一定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