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近视飙600度 这问题更害他「视力日全蚀」险撞车
▲白内障近视飙600度,这问题更害他「视力日全蚀」险撞车。(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66岁李先生短时间近视从600度暴增至1200度,仍勉强开车往返新竹,差点酿出追撞意外,经眼科医师检查,发现他白内障严重,几乎无法测量出度数,且其度畏光,在明亮与明暗交界处,瞬间视力可能出现「日全蚀」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所幸经白内障手术合并矫正散光及老花,视力恢复1.0,终于能安心开车。
国人平均寿命超过80岁,老后视力更攸关生活品质,收治患者的奥斯卡眼科院长张正忠表示,散光对视力品质有20%的影响,却经常被忽略,散光如同相机的微调焦距,如果想得到好影像,在矫正白内障时,就应该一并治疗散光。
桃园盛敏医院眼科主任赖威廷强调,由于白内障患者术后眼睛已失去自然调节能力,散光对于视力的影响将更明显,如果病患度白内障术后视力有高度期望,不想术后配戴散光矫正眼镜,那么即使是低度散光也应该考虑白内障手术合并散光矫正。
台湾65岁以上的散光人口比例高达74%,赖威廷指出,若长期忽视散光问题,可能造成头晕、头痛、恶心等,且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部分视野扭曲,甚至慢慢出现不良姿势,例如:瞇眼、皱眉、歪头,尤其于夜晚驾驶,更易发生危险。严重者等到罹患白内障时,水晶体混浊合并原有散光问题导致视力急遽下降,大大影响生活品质。
该如何突破白内障手术极限?赖威廷表示,现已有新型人工水晶体可满足40~60公分中近距离生活视距,约等于一个成年人手臂长度,举凡写字、看文件、打电脑、用平板、开车看仪表板、看行车导航,以及煮饭、炒菜、挟菜等日常活动,都在此生活视距范围内。
张正忠提醒,拜白内障手术精准医疗趋势,目前所采行微创手术已大幅缩小手术伤口与降低恢复期,但仍建议术后需多加闭目养神让眼睛充分休息,且需戴眼罩入眠至少 3 天,除此之外,也较不建议提重物、游泳等,待手术伤口恢复后,即可享受清晰视界连续不将就。
▼散光未矫正,开车可能遇到许多问题。(图/公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