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吃多胃脹氣!中醫建議:多咀嚼、配蔬菜,飯後1小時再喝茶

糯米制品容易导致肠胃胀气。 图/Shutterstock

在台湾,不论是蒸煮的北部粽、水煮的南部粽,或者是有特色的客家粽、原住民的小米粽,各式各样的馅料与粽叶、稻香混和出来的粽香,总是令人垂涎三尺。如此美食,即使知道糯米制品容易导致肠胃胀气,却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忍不住想多吃一些。吃东西之后所带来的肠胃胀气、积堵的不适感,就是中医典籍所谓的「食积」。想要避免食积,那就要先来了解一下粽子的主要食材-糯米。

暖脾胃,却也容易造成胀气的糯米

糯米,台湾俗称为秫米(tsu̍t-bí),能补中益气,暖脾胃、祛肺虚寒,也具有收涩的作用,是非常好的的营养与热量获取来源。但是《本草纲目》一书中也提醒糯米「性黏滞,小儿不宜多食」。为何糯米会有这些特性呢?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看,首先糯米具有许多的支链淀粉,更能很快速的降解成小分子。所以糯米比起一般的吃起来感觉更甜,就是因为糯米在咀嚼过程与唾液混和后能比一般的米更快的分解成糖分,所以口感上感觉更甜。再来,也因为支链淀粉的关系更容易糊化,所以具有较高的黏性,与邻近的糯米容易产生团块黏在一起。因此,如果没有充分咀嚼的话,糯米制品容易变成团块,卡在肠道而有塞滞的感觉。

糯米既然能很快的分解,本来应该是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才对,为何食用糯米制的食品却会常有肠胃胀气的感觉呢?这正是因为糯米的消化速度很快,肠胃道中一时之间大量增加的糖分,给了肠胃道中的细菌发酵的原料,进而产生大量的气体,故容易感觉到胀气。再加上粽子大多同时包含了丰富油脂与蛋白质的其他食材(卤肉块、炒虾米、蛋黄、花生等),这些食材的消化速度较慢,延长了食物在肠胃道停留的时间,故容易有腹胀感。

三招让你无负担享受粽子美味

在了解糯米制品为何会有腹胀感的原因之后,为了避免吃粽子之后的胀气不适,有简单三招可以让大家享受佳节美食又能避免不适。

第一招:细嚼慢咽,充分咀嚼。

虽然糯米是能很迅速消化降解的淀粉,但是能分解淀粉的酵素主要是在口腔与小肠之中分泌;所以为了更好的消化糯米,务必要在口中多咀嚼几下,能达到20-30下更佳。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细细的品味美食的风味,也可以减少糯米到小肠才消化的机会,减少肠胃负担。除此之外,糯米在口中经由牙齿的切割咀嚼,可以变成较小的团块,降低在肠胃中堵塞的机会。

第二招:配合清淡的蔬菜一起食用。

由于粽子大多是淀粉,在加上所包含的各式的馅料,油脂与蛋白质也是不少,具有很高的热量。唯独其纤维质不足,营养上较不均衡。食用粽子时可以搭配一些清爽的蔬果,如莴苣、菜头、竹笋,可以均衡营养之外,还可以减少油脂的吸收。建议一颗粽子搭配一盘青菜,生菜或是简单汆烫过的为佳。

第三招:搭配消食茶饮,促进消化吸收。

一般而言,饭后立即喝茶会有稀释胃酸,反而不利于消化。但是如果能在饭后约1-2小时以后再饮用帮助消化的茶饮,比如菊花茶、普洱茶、仙楂茶,则可以利于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解腻。

不过,事先防范胜于事后的补救。再好吃的美食也都应该适量食用,否则一旦过量导致的身体不适,反而得不偿失。祝福大家都能健康无负担地享受美食。

防胃胀气3步骤。 图/马光医疗网

图/马光医疗网

本文转载自《马光医疗网》,原文为:三招无负担的「粽」情享受! 中医师教你防胃胀气这样做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