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之笔写苦闷心声 作家七等生过世
曾获国家文艺奖的作家七等生离世,享寿81岁。(本报资料照片)
作家七等生5月透过媒体刊登手写声明稿,指在27年前收录其作品出版《台湾作家全集》的前卫出版社,以不平等合约及积欠版税损害作家权益。图为《七等生集》。(邓博仁摄)
知名作家七等生于24日逝世,享寿81岁。他在60年代末期以短篇小说《我爱黑眼珠》、《沙河悲歌》奠定文坛地位,以独特的「散文体小说」闻名,作品普遍反映人性内在的挣扎冲突,曾获国家文艺奖、吴三连文学奖。逝世消息一出,也令不少作家震惊不已。
作家季季表示,自己与七等生结识于1966年,他的性格十分坚持自我,对作品态度亦是如此,「我在人间副刊当编辑时,他连载《谭郎的书信》,部分段落写到文坛作家,就有作家打来抗议。我请他不要写得那么直,他告诉我:『我只会用这样的方式这样写。』」
季季表示,七等生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处理小说人物与小说题材,长篇小说《沙河悲歌》则是她心中的七等生代表作,「《沙河悲歌》描写他的家乡与哥哥,是七等生所有小说中少数写实作品,使用许多独特风格去叙述战后台湾的氛围。」
《沙河悲歌》为七等生于1976年推出的作品,曾改编为同名电影,并得到第37届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本名为刘武雄的七等生,出生于苗栗县通霄镇,为家中十名子女的次子,自中学就开始在自己所编周报上署名「七等生」,毕业于台北师范学院(现为台北教育大学)。
七等生自196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失业‧扑克‧炸鱿鱼〉后,陆续推出《我爱黑眼珠》、《僵局》等作品,更和作家陈映真及尉天骢等人创办《文学季刊》,并在2003年宣布封笔。近期登上新闻版面,则是今年5月透过亲笔声明控诉前卫出版社积欠多年版税。
作家吴钧尧表示,七等生作品中流露的现代主义,启蒙不少民国70年及80年的学子,小说结构与行文叙事上给年轻一代很大的冲击,激荡了保守年代,「那时还未进入资讯时代,但他已经预见未来人们需要思索群体与个体的意义。他善于书写内心阴暗面、与社会格格不入又抽离的情境,像颗暗扣将我们的内心与社会内在情境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