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观点|一杯咖啡开启跨世代对话 青银共创最有温度的隘堤咖啡
一杯咖啡 开启跨世代对话,青银共创最有温度的隘堤咖啡。(图/高雄市青年局)
一杯咖啡拉近青银世代距离。为推动青银世代共处和对话,高雄市青年局今年暑假邀集40多位高雄青年、学生造访旗山圆富社区银发族隘堤咖啡,与平均年龄80岁阿嬷咖啡师,开启跨世代对话交流,阿嬷边介绍手冲咖啡步骤和诀窍,也穿插聊起人生经验,跨世代的咖啡故事,串连起青银两代连结,让咖啡不只是咖啡,更成为青银交流的媒介。
高市青年局今年暑期带领高雄青年前往旗山圆富社区隘堤咖啡,品尝阿嬷手冲咖啡。(图/高雄市青年局)
位于旗山北侧的隘堤咖啡是青银共创典范,返乡青年改造社区关怀据点变身咖啡店,店里从咖啡师到服务生由平均年龄80岁阿嬷组成,店名也取自英文Eighty音译成「隘堤」,银发族泡咖啡堪称全台最「老」、也是最有温度的咖啡店。40多位青年及学生今年暑假一开跑就前往隘堤咖啡,从手冲咖啡打开话匣子,不同世代聊起共同话题,互动像祖孙般自然,找到共感、彼此欣赏,打破世代隔阂。
隘堤咖啡服务生是由平均80岁阿嬷组成,堪称全台最「老」、也是最有人生温度的咖啡店。(图/高雄市青年局)
「手冲咖啡豆研磨刻度4.5,水温85-92度冲泡下去,闷蒸30秒醒粉,依顺时针注水。」第一代元老级阿嬷咖啡师吴贵珍高龄88岁,熟练地拿起手冲壶绕圈冲煮咖啡,一阵咖啡香扑鼻而来,架势十足;被问到学冲咖啡不怕困难?贵珍阿嬷爽朗笑回,好简单、好轻松,喜欢有人来这里喝咖啡、聊聊天。
阿嬷咖啡师跟参与青年介绍手冲咖啡技巧和诀窍,青银交流互动融洽。(图/高雄市青年局)
第二代阿嬷咖啡师、73岁张素宁受过咖啡技能培训,从手冲、捡豆、焙豆到冲咖啡,手法俐落,她也乐于尝试有难度的义式咖啡拉花,虽屡屡失败,但她表示任何事都要有尝试的勇气,就会有收获。
阿嬷咖啡师跟参与青年介绍手冲咖啡技巧和诀窍,青银交流互动融洽。(图/高雄市青年局)
隘堤咖啡创办人陈宗卿说,阿嬷们学了2年咖啡豆深浅烘焙知识和手冲实作训练,才正式创办咖啡店,尽管阿嬷年纪渐长味觉、嗅觉退化,也能透过杯测方式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掌控咖啡品质。他强调,阿嬷们非常热衷咖啡,但国内咖啡师证照涵盖在饮品调制项目,而SCAA、SCAE、SCAJ、COE等证照均为国外协会认证,门槛也太高,暂不考虑辅导考咖啡师证照,只想让阿嬷从咖啡得到自我认同及找到自信。
青年戴琮旻说,看到阿嬷学习咖啡的热情,跟年轻人没两样,领悟到年龄不是学习的障碍,心态才是;另名青年陈虹均也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阿嬷如此投入在自己岗位,用心冲泡每一杯咖啡,也把大家当孙子女寒暄问候,来这里享用「有人生温度的咖啡」十分有意义。
青年局今夏推出青银交流探索体验路线,到旗山圆富社区隘堤咖啡造访阿嬷咖啡师,增进青银合作世代共融。(图/高雄市青年局)
高雄市青年局局长张以理指出,超高龄化社会来临,青年和银发族两个世代的互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次推出青银交流探索体验路线,充分让青年感受长辈敬业、积极工作态度,即使已到老年,只要调适好自己,坦然面对生命每个阶段,依然能活出精采人生,实现自我价值。隘堤咖啡以地方创生再造友善高龄社区,打造青银交流环境,筑起不同世代间的桥梁,让青银共融更加丰富旗山在地故事。
青年局表示,113年「青年地方探索体验」系列活动共计办理15场次,持续受理报名中,欢迎设籍、就学或就业于高市及非本国籍16岁至35岁青年报名参加,报名网址:https://reurl.cc/qVGvKD。民众可加入「高雄市政府青年局」Line官方帐号,及追踪青年局官方网站、FB、IG,即时接收活动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