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蔡英文与媒体的「开心时效」30分钟 又要更少了
文/陶本和
把时序稍往回推,蔡英文今年与媒体的新年餐叙中,在不做新闻处理的共识下,放心地舍弃讲稿,且坦言与媒体保持距离的自己,其实并不那么讨厌媒体,只是「每次相处,开心的情绪只能维持30分钟」;此话一出,惹得在场记者哄堂大笑。
总统会有如此感慨,得追溯至今年年初的出访「英捷专案」,在萨尔瓦多的最后一个早上,与媒体聊天茶叙后,下午搭乘专机飞往旧金山时,总统一派轻松走到经济舱与记者闲聊,但也在闲聊间,冒出「劳工应该要去找老板抗议」之语,成为最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
主跑总统府线的记者,对总统而言,当然是如影随形,有批评、有嘲讽、有赞许,绝对是最直接、最开门见山的,当然,偶尔也显得稍留情面;但没有想到的是,全然忘记外界以为,「可能」比较不如台湾媒体般嗜血的外国媒体,却成了双面刃,且带来的杀伤力更大、更深。
▼美国总统川普和中国主席习近平在棕榈滩举行双边会谈后,散步期间握手,展现交谈甚欢。(图/路透社)
《路透社》接连专访蔡英文、美国总统川普,把主轴放在「川蔡热线」的话题,重读原文,蔡英文其实根本「没有主动」提出热线要求,仅是开放态度,回应相对保守,但路透社直接插手解读,形塑了蔡英文主动,甚至殷切期盼的样态,刻意彰显「急切渴望」的情绪。
隔天,紧接着专访川普,据了解,我方事前根本「毫无知情」,当报导一出,才连忙问了从新加坡到台的路透记者,得到的答案当然是「一无所悉」;总的来说,总统级的专访不可能「随Call随访」,可以显见,路透社早已布局。
路透社当然打蛇随棍上,拿着蔡英文的专访内容去问川普,从原文看其实川普并没有「不热线」,而是会先打点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但是在衍生解读之下,特别加上路透社用了强烈的字眼:「spurn」(轻蔑地拒绝、摒弃、唾弃)、「brushed aside」(撇除、甩开),加强了报导张力,台湾不免被认为是被羞辱。
据了解,部会提供给府方的谈参资料早有准备,蔡英文开放性的回应就是最好的回答,但在路透社的「解读」下变了调;只是讽刺的是,各界对台湾媒体一向是小心谨慎、担惊受怕,相较起来对外媒是格外信任,但今天却栽在外媒手上,想必总统面对媒体「开心时效」30分钟,又要再减少了。
▼总统蔡英文接受路透社专访。(图/总统府提供)
其实,总统外媒专访不外乎是对外放话的管道,据了解,本次提出专访的外媒非常多,最后由国安会挑出路透社,以及5月份也要访问的BBC,而这次放给了路透反被咬,不免也引起其他释出善意的媒体的讪笑;特别是,隔天也没有掌握到路透要接着访川普而可能造成的风险。
在《世说新语》中,桓玄等人的清谈,讨论「危险」情境,有一人冒出一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似乎正彰显了台湾企图想在模糊中看见清晰的外交险境,别说美国、中国大陆等大国,今天就被一个「以为」能信任的外国媒体耍得团团转。
●作者陶本和,现任《ETtoday东森新闻云》要闻中心记者,曾获文艺金像奖小说类第一名,也参与并获其他文艺比赛。随行总统蔡英文上任以来二次出访「英翔专案」与「英捷专案」。以上言论代不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