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多变 「皮蛇」带状疱疹倍增
最近日夜温差大,冷气团来袭时,最近因罹患带状疱疹而就诊的病患人数,比平日倍增约3-4倍;皮肤科医师指出,气温忽冷忽热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进而会诱发带状疱疹。
▲气温忽高忽低 「皮蛇」带状疱疹倍增(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台中一名38岁男性工程师,因右侧臀部及大腿出现疼痛感,起初以为是坐骨神经痛,随后两天便出现红疹水疱,进一步至大里仁爱医院皮肤科就医,被诊断为带状疱疹,经口服抗病毒药、抗神经痛药物及外用药膏治疗后,于一周内疼痛明显改善。
大里仁爱医院皮肤科门诊医师戴育慈表示,该名患者罹患带状疱疹,俗称「皮蛇」,是水痘病毒的再活化,感染过水痘后,水痘病毒会潜伏在人体内某处神经节数十年,当人体因为年纪大、感冒生病、作息不正常,使得抵抗力变差时,它就会活化,此时病毒通常只会影响局部的神经及神经结,而形成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会沿着单一侧周围神经做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及早诊断及药物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及减少神经痛。由於单侧局部神经痛会比皮肤表现先出现,所以很多病人一开始都会被误诊为头痛、心绞痛、胃痛、阑尾炎、甚至肾结石等,一直到红疹或水疱出现后才恍然大悟。
戴育慈医师表示,带状疱疹倘若长在脸部额头及眼睛附近,侵犯到第五对脑神经的眼分枝,则可能危及眼角膜影响视力;或若长在臀部、阴部附近侵犯第二荐椎神经,则可能影响排泄功能,建议及早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产生。
带状疱疹虽然是个会完全痊愈的疾病,但特别是老年人或抵抗力差的人,会在皮疹好了之后,出现神经抽痛的状况,此称为「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后遗症,多半会持续数周或数个月,极少数甚至会超过一年,此时则需要比较长期的药物控制。
皮肤科医师戴育慈提醒,出现带状疱疹最忌讳听信偏方、寻求民俗疗法「斩蛇」,如果让伤口接触香、符咒等,可能引起伤口感染甚至溃烂及蜂窝性组织炎。建议民众要建立良好生活习惯、规律生活作息、睡眠充足、营养均衡、规律运动,避免过于劳累及过大压力,可提高免疫力。
资料来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