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缠身莫惊慌 系带状疱疹作怪

▲郭综合医院刘贵中医师指出,皮蛇缠身莫惊慌,系带状疱疹作怪。(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一名65岁男子就诊前4日于右前胸、右腋下右上背出现群聚性小水泡,伴随抽痛感,且水泡数目疼痛皆逐日增加,经郭综合医院刘贵中医师,诊断为右侧第一胸椎神经皮节带状疱疹,经给予止痛药及1周的口服病毒药物,3至4周后水泡痊愈,但仍有抽痛感,故持续给予止痛药,辅以低能量雷射治疗,疼痛才在几个月内逐渐改善复原

刘贵中医师指出,带状疱疹俗称「皮蛇」,民间传说只要在身上围成一圈,病患即会死亡,因此造成许多人对这疾病过度惊恐及错误处理方式。带状疱疹起因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于体内的「再活化」。

绝大多数的人在小时候即得过水痘,痊愈后,引起水痘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不会被消灭,而是潜伏在体内的神经节,待适当时机再从神经节内活化,沿着该神经节所发出的神经而扩散。由于每个神经节所发出的神经在皮肤上的支配区域(又称为神经皮节)为一长条形,像一条长带子或一条蛇,故此病称为「带状」疱疹或皮「蛇」。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第一是身体单边某一条或相连的一两条神经皮节出现群聚性红色丘疹,于1至2日后变成小水泡,然后逐渐形成结痂,约3至4周后痂皮自行脱落,皮肤的病灶即痊愈。第二是因为神经被破坏而产生疼痛感,疼痛通常伴随水泡出现,但也可能于红疹出现前几天开始发作,常让人以为是别种疾病,如心绞痛胆囊炎泌尿道结石椎间盘突出等,有时则是水泡快愈合时才开始疼痛。

痛感可以是抽痛如电到的感觉压痛、深沉疼痛,甚至是痒感,且严重度可能厉害到让人无法专心做事或入眠。更恼人的是疼痛感在水泡愈合后还可能持续几周到几年的时间!这种水泡消失后还存留的疼痛称为「疱疹后神经痛」。第三是比较危险的症状,当带状疱疹发生在支配眼角膜或者会阴部的神经皮节时,可能影响视力大小便的控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活化虽无法准确预测,但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得到带状疱疹的机会较大,且症状及疱疹后神经痛也较严重,此外春秋两季也是好发的季节。惟大部分得过带状疱疹的人不会再得第二次。目前在台湾,平均每年每1千人约有5人会得此病,有3分之1的人口曾得过带状疱疹。

至于坊间流传「皮蛇」是因为免疫力不好才会得到的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对的。虽然免疫力不好的族群,如癌症患者爱滋病患、及因病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得到带状疱疹的机率的确比一般人高,但大多数得到带状疱疹的人却是一般民众

带状疱疹治疗系服用新型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如valacyclovir,加上止痛药及水泡伤口的照顾,通常能缩短带状疱疹的病程、减轻疼痛感,及降低疱疹后神经痛的严重度。严重的疱疹后神经痛,则可使用专门抗神经痛的口服药外用麻醉贴布、低能量雷射、或神经阻断术等方法治疗,另外也建议多休息及补充维生素B12。

刘贵中医师强调,民众要注意不要让未得过水痘,或未接受水痘疫苗注射的人去摸破裂的水泡,以免被传染水痘,近年来也有带状疱疹疫苗问世,能减少得到带状疱疹和疱疹后神经痛的机会与疼痛感,年纪大于50岁的民众可以考虑接种此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