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运动晒太阳 赶走季节性忧郁
季节性忧郁症通常在季节转换时会出现情绪变化,例如持续感到悲伤或空虚、对平常有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感到疲倦等。(王家瑜摄)
每年到了秋冬,是否觉得自己特别容易感到低落、无精打采?这可能不是单纯的换季不适,而是季节性情感疾患,又称季节性忧郁症,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持续感到悲伤或空虚、对平常有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或是吃太多造成体重增加,尤其是爱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可能出现睡眠过多、早上难以起床,体力下降、常感到疲劳或没有动力等症状。
身心科医师郑佳益指出,季节性情感疾患(SAD)患者通常在季节转换时会出现情绪的变化,最常见的是天气转凉、日照减少的秋冬时,出现忧郁症状,而在春夏时期逐渐好转。若出现情绪症状不用过分焦虑,可以先练习以下4个简单的自我照护步骤,帮助缓解症状。
首先,尽可能多接触阳光,即使是阴天,在白天也尽量出门走走,或是坐在窗边办公,增加日照的机会。第二是规律运动,刺激身体分泌帮助提升情绪的神经传导物质,无论是重训、有氧、瑜伽或骑自行车,都有助于缓解忧郁情绪,但须留意距离睡前至少4到5小时,以避免运动后失眠。第三是均衡饮食,避免精致的甜食,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如全榖杂粮、水果等。最后是规律作息,维持固定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稳定情绪和生理时钟的节律。
郑佳益提醒,如果每年秋冬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出现类似忧郁症的症状,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请不要忽视这些讯号。季节性情感疾患是可以治疗的,透过作息调整、生活习惯改善,或是专业医师治疗,有机会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快乐。早期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情绪,还能帮助提升生活品质,让每个季节都能过得舒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