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洋洋不想动吗? 小心季节性忧郁症找上门

南市卫生局积极推动忧郁症共同照护网。(图/台南市卫生局提供)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天转凉秋意浓,夜晚逐渐拉长,据精神门诊观察,原本有忧郁症病史患者,每当夏秋交换,尤其断续下雨,最容易让情绪恶化,秋天之后,日照长度缩短,影响神经内分泌大脑情绪调节功能研究发现,血清激素与褪黑激素的功能,与季节变化日光长短有关,而这两种激素都与忧郁症形成息息相关。

台南市卫生局说,邱小姐是一位30出头的上班族,每年到了秋冬,就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不想动,食量大增整个人胖了一圈,三天两头请假,建议邱小姐至精神科就诊,证实罹患典型季节性忧郁症,配合医师药物治疗,及建议其多至户外走动晒太阳,几周后已有明显改善

治療季节性忧郁症,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療外,常合并或单独使用光照治療。尤其嗜睡、暴食等症狀,对光照治療的反应特别好,若环境气候许可,每天增加出外日照时间有助忧郁情绪的改善。另外可调整饮食运动亦有帮助,如果症狀持续兩周以上,严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应尽快就医寻求协助。

卫生局呼吁当您身边亲友在季节交替时出现情绪焦虑忧郁、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倦怠、嗜睡、暴食、注意力不集中等,家人与亲友适时的支持与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利用心情温度计(BSRS-5)协助进行检测

周边的亲友适时发挥一问、二应、三转介的守门人精神,促进病人及早就医恢复心理健康,倘若情绪障碍持续两周仍无法缓减,或持续有自杀意念,亲友应尽快陪伴以寻求心理卫生或精神专业人员协助,并持续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