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焦传金 证实乌贼会算数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焦传金为知名系统神经科学家,现任教务长,谈起乌贼,活力十足。(清大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2016年他便发现乌贼会算数,能分辨2比1大,5比4大,且数量愈多,计算所需时间愈久,证实乌贼拥有「数感」。(本报资料照片)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焦传金为知名系统神经科学家,钟情研究章鱼、乌贼等头足类生物,而他带领的乌贼研究室闻名全球,研究成果不只多次获刊诸多知名国际期刊,近期更发现乌贼有数感,与人类一样具备相对价值,《纽约时报》甚至为他开辟专栏,内容还被选为美国高中生的科学素养题。
世界上设有乌贼实验室的研究单位不超过10个,焦传金的研究室则是其中之一。他在4坪大的实验室里,以人工方式打造类海底环境,并养着百只乌贼,而焦传金了解牠们与人类一样,具备不同性格,当中甚至有的个性内向、有的活泼。
牠们约拥人类2岁智力
焦传金近期带领学生一同研究,不只发现乌贼与人类一样,具有相对价值感,也就是经过训练,就能改变天生习惯与偏好,乌贼懂得选择1只虾而非更多的2只虾,实验证实乌贼也会「深思熟虑」、「未雨绸缪」。这项研究成果最近登上国际知名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期刊》,并获《纽约时报》两度报导,刊登该报「每日一课」专栏。
焦传金表示,俗称花枝的乌贼,是无脊椎动物中脑神经系统最发达者,拥有约人类1至2岁智力。2016年他便发现乌贼会算数,能分辨2比1大,5比4大,且数量愈多,计算所需时间愈久,证实乌贼拥有「数感」。
数感引导捕食打安全牌
不只如此,焦传金当时更发现,乌贼还有风险评估能力,即在捕食当下,如饥饿时,会选择冒险去抓一只大虾,不饿时则选择打「安全牌」,捕两只小虾。
焦传金近期研究乌贼相对价值感,并在实验分两阶段,团队首先提供乌贼1只与0只虾的两种选择,乌贼毫不犹豫选择1只虾子。每当乌贼选择1只虾,可额外得到1只小虾作为奖励。训练重复6次后,神奇的事发生了,乌贼再面对1只虾及2只虾的选择时,就会选1只虾,而非明显比较多的2只虾。
焦传金说明,第一阶段测试提供的奖励,改变了乌贼对1只虾子的价值感,证实乌贼会透过学习改变天生摄食偏好。
经过多年实验研究,焦传金发现,乌贼决策并非全由理性判断,而是受食欲及经验影响;过往经历会在大脑留下印记,形成「直觉」,透过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脑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