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无感与性感──当代中日韩电影的说故事技巧

冯小刚善于讲故事,他对剧本的重视,可从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2003)的一段话看出端倪:「电影拍出来没人看。原因很简单,剧本不行……我认为一个好编剧的合理价位,绝不应该少于一个明星收费。而眼下许多白痴制片人们,屈于一些狗屁明星的口屁名声,随随便便就能让价几十万,往往是导演磨破嘴皮子,为一个好剧本多争取的几万元就引得制片人暴跳如雷。」

冯小刚的电影反映了这十五年来大陆经济起飞所伴随的客尘烦恼。1995年的第一部贺岁喜剧甲方乙方」,是说有人「好梦一日游」业务,协助人们美梦成真,在现实中过一天好梦日子的故事。这种创业情怀背后所隐藏的,是资本累积的乐观精神。到了「不见不散」(1998)时,主角已是旅游公司的老板,十年后的「非诚勿扰」(2008)成了资金雄厚海归派企业家空姐的故事。很明显,在冯小刚的电影中,主角的经济地位呈现了不断上涨的趋势。向来以贺岁片征服市场的冯小刚,在故事主题总能紧紧抓住人民的新春大梦。

即使主题讨喜,冯小刚的影片依旧扣住传统中国文化所在意的,即好人是否有好报?这是千苦不变的道德议题。关于电影中的好人,或许我们应该先回忆在日本与韩国电影会碰到的情形,在「告白」当中,讨论的不是先天的好与坏,而是霸凌的现象,并将问题回溯到母子关系所引发的精神创伤;「横山家之味」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你我熟悉的亲人互动模式;韩片杀人回忆」的两个主角都有个性上的缺陷,甚至在办案过程中,逐渐被自我的阴影所掌控。

冯小刚「天下无贼」里有个配角傻根,他是个单纯到不行的河北少年,相信世上没有邪恶的存在,这个人物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关键。但在奉俊昊的「杀人回忆」与「非常母亲」(2009)中,类似的关键角色却都是有精神障碍的少年(此外,像山田洋次大受欢迎的「黄昏清兵卫」与「隐剑鬼爪」中,主角身旁都有一位智能较低的仆人)。如果说前者是用来证明人性本善的纯白试纸,后者的无知则投射了社会结构的残缺。

好人的单纯与直接,即使在中国独立电影中也是存在的。贾樟柯四川好人」的主角矿工三明,从山西到四川奉节县寻找失散多年的老婆。他的善良对比于当地居民的强悍,更显得突出。电影一开场缓缓拍摄围绕在渡轮甲板四周的工人,每个镜头都像尤金史密斯纪实摄影般真实有力。这些赤身污黑的底层工人有如罗兰巴特的刺点,不断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类型化观看。随着情节的进行,原来狡诈的当地人,逐渐露出了朴素质地,连原来欺侮韩三明的流氓小马哥,也带着浓浓的人味。人性的良善成了三峡大坝工程背景中的另一个刺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