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谷、非全谷傻傻分不清!专家:许多谷类为精制后成品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现代人讲就养生,很多人会为了健康改吃全谷杂粮类,不过你确定你吃对了吗?董氏基金会表示,消费者常有「误会」,例如常见的白色薏仁并非全谷类,全谷类是未经过精制,含有麸皮胚乳胚芽等构造的完整谷粒,像是糙米、糙薏仁、全大麦、全荞麦、全小米等。

▼白色薏仁并非全谷类。

市面上常见的全榖食品,除了糙米比较容易辨别,消费者在购买时常常为混淆,例如,常见的白色薏仁并非全谷类,而是从红色褐色的糙薏仁,碾除外层麸皮后的「精白薏仁」;真正的糙薏仁的维生素B6比精白薏仁高三倍,建议民众挑选时,最好选择保留麸皮的红色或褐色糙薏仁,营养成分才完整。

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食品组副组长冯润兰提醒,业者贩卖的包装全谷类,应有完整标示,如果标示虚伪不实可罚4万到20万元;不过,全麦面包等全谷类制品,目前没有特别规范,仍由业者自愿性标示,但必须全谷成分达配方总重量51%以上,才能宣称全谷产品

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文章也说,市面上许多四神汤、红豆薏仁汤用的薏仁并非真薏仁,而是珍珠薏仁、洋薏仁或小薏仁,但其实这些都是精制过的大麦仁,维生素B1、B2、B6含量都减少许多,营养价值也少上许多。

江文章建议民众每天应摄取48公克,相当于三分之二饭碗满的全谷类,能够预防慢性病,不过全谷类的麸皮可能会磨损肠胃黏膜,肠胃功能不佳、婴幼儿应减少食用量

许多民众有个迷思,常以为包装上写着「有机」、「天然」、「多谷」、「健康养生」、「纯麦」、「全粒麦」、「胚芽」等字样,就觉得买到全谷类的营养,董氏基金会提民众,建议挑选这些全榖类食品时要睁大眼看仔细,包装上避免有湿气虫蛀情形

另外,全谷粒的胚芽油质含量较高,可以用鼻子,若有油耗品质就会降低。买回家后,保存也要注意,尽量放在在常温、干燥、通风环境中,避免变质营养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