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检讨农地的利用与配置

▲前行政院长谢长廷被爆位于宜兰三星乡的农舍违法,结果自行找怪手自行拆除。(图/翻摄自谢长廷脸书)

作者李武忠

宜兰县政府过去未能把好关致使农田种出七千六百余栋农舍,流失一千九百多公顷农田,让宜兰美丽田园风光不再。为补破网宜兰县政府宣称将加强农地使用、移转管理,严审查农民身分认定标准及农舍兴建条件(如农民要具农保身分或者无农保但有实际从农且有产销农产证明者),虽然引来部分农民与房仲业者抗议外界多数给予正面评价期盼县政府能坚持改革,然而最终公告的《宜兰县兴建农舍申请人资格及农舍建筑审查办法》内容虽然有若干创新(如农舍不能盖在田中央必须临接道路和地界线),但是仍在关键处做出若干妥协(原草案农舍申请人必须有2年以上农保改为只要有农保资格即可;取消四邻作保、120天务农限制,改为由申请人自行签订切结书,没有相关罚责),也未对外界所垢病的农舍使用及规格做出不同一以往的改革,再度验证要进行涉及利益的改革还是需要如柯P般没有包袱的政治素人才推得动。

要防杜农地违建需要透过中央明确修法,地方认真执法才能发挥功能。虽然中央一再宣称问题不在法令,目前「农业用地兴建农舍办法」明文规定,申请兴建农舍之申请人应为农民,该笔农业用地面积不得小于零点二五公顷且农舍用地面积不得超过该农业用地面积百分之十等,但是对于农民的定义过于宽松(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之自然人)也未严格规范农舍建筑模式移转资格,给予财团、地方势力、民代运作空间,地方管理机关与承办人员多采不告不理方式不会主动稽查且对于违规农舍应恢复原状多未能彻底执行,致使违法农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相关人员固然有亏职守,中央也有必要对农民、农舍做出更严谨明确定义,才能遏止农地违法使用。

国内农地面积高达80万公顷,其中闲置、休耕达20多万公顷,资源配置不当。随着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环境变迁饮食习性等转变以及考量农村实际状况,台湾水土资源有必要重新做更合理有效的分配。基于粮食安全与环境永续考量台湾究竟该保留多少数量的农田(即台湾耕地红线)?才能满足未来民生需求以及区位配置为何?政府迄今仍未提出完整的规划,放任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由随意将良田释出,而农地一旦被移作他用要再恢复耕作相当困难,中央政府不能老是停留在规划阶段只闻头楼梯响却不见人下来,再拖下去恐怕为时晚矣,届时失去田园乐的岂止宜兰,我们应该留给下一代青山绿水而不是充满乌烟瘴气的台湾。

对于土地被列入优良农地不得它用之农民,政府应该给予优渥的补助和积极辅导让他们的收入能在一般国民所得之上,提高他们的务农意愿。如此才能让台湾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住台湾未来需赖以保命的粮仓以及优良的生产环境,避免本土农业全面溃败。选民不妨将此议题列为检验未来国家领导人以及国会议员的重要项目之一,别相信政客哗众取宠的言论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