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TF规模将突破7兆美元 央行与退休基金成为最大买家
▲由于交易手续费低加上被动追踪指数有助于分担投资风险,ETF已成为散户、法人甚至各国央行热爱的重要投资标的。(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文/郭怡君
ETF以追求指数报酬率为主,且交易手续费比股票低,加上被动追踪指数有助于分担投资风险,成为散户、法人甚至各国央行热爱的重要投资标的,但在规模日益遽增的情况下,ETF对股市影响力逐渐提高,一旦发生股市重挫,仍不能避免投资损失,需谨慎为宜。
指数股票型基金(ETF)近年来快速崛起,尤其在各国央行接力量化宽松推波助澜下,加上分散风险、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加持,带动ETF规模水涨船高,截至2019年底,全球ETF资产规模已经突破6兆美元,今年可望站上7兆美元整数关卡;而美国银行更预估,在被动投资逐渐跃居市场主流的环境下,预估2030年ETF的资产规模可望上看50兆美元。
ETF是将指数证券化的基金,投资交易模式与股票一模一样,但有别于一般股票与主动式共同基金,ETF操作主要以追求指数报酬率为主,而非以打败大盘为目的,比起股票动辄2%至3%的手续费,ETF交易手续费比股票低,加上被动追踪指数有助于分担投资风险,在散户、法人甚至各国央行纷纷抢进下,进而让被动式基金吸引资金挹注,资产规模甚至超越主动式的共同基金,近年来在投资市场逐渐占有一席之地,推升规模日益壮大。
1993年问世,规模增速惊人
全球第一档ETF――SPDR S&P 500 ETF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对于当时市场而言,ETF是全然陌生的金融商品,因此市场只有3档ETF挂牌,资产规模也只有8亿美元,随着市场成熟,ETF的资产规模也日益茁壮,2001年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美元。
根据伦敦研究机构ETFGI统计,2007年底时,全球ETF资产还不到1兆美元,但随着股市波动越来越大、资金快速轮动,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懒得选股的情况下,这种被动追踪指数的ETF顿时成为投资人新欢。
尽管ETF曾在2008年金融海啸时期受股灾拖累导致规模缩水,但金融海啸过后又逐渐恢复成长动能,近10年来资产规模逐年攀升,估算增幅至少超过5倍以上。
ETF商品种类多元,交易策略包含多空两种方向,商品种类涵盖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汇率与期货等,都有对应的ETF商品可选择,而被动追踪指数、分散风险的投资方式不仅深受散户喜爱,也成为主权基金追捧对象。
美、日央行跃居市场大买家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冲击,为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全球央行不约而同大举祭出量化宽松,借此挹注市场流动性,而这些已开发国家央行也很有默契的将资金转进被动式基金ETF,其中又以美国联准会与日本央行态度相对积极,堪称ETF大买家,有志一同卯起来大买ETF。
▲今年第一季日银购买ETF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倍以上。(图/路透)
以股票型ETF来说,根据彭博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7日止,统计整体股票ETF规模共1,167亿美元,主要又以美股与日股ETF基金为主,其中美股ETF资金规模高达842亿美元,日股ETF资金规模约433亿美元,欧股ETF基金受资金调节影响,今年净流出32亿美元。至于债券ETF部分,全球固定收益ETF资金规模共1,610亿美元,其中主要买盘仍以美国为大宗,今年以来净流入资金已达1,276亿美元。
不只散户追捧ETF,就连各国央行也是ETF的拥护买盘,以美股ETF来说,随着ETF资产规模与日俱增,其交易比重占整体美股比重高达3成左右,对美股走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今年5月中旬,联准会为挹注市场流动性,宣布将大举购入ETF债券,而在联准会老大哥带头砸钱喊买债券ETF的推波助澜下,短短1个月内就大举吸引资金蜂拥抢进债券ETF,更让债券ETF规模超越股票ETF。
而日本央行也是市场少数的ETF「大买家」之一,事实上,日本央行早在2010年就大举购入ETF,而且只要日股下跌,央行就会进场买进ETF,截至2013年止,短短4年内日本央行帐上持有的ETF帐面价值将近9兆日圆;根据日本央行今年公布的财报,截至去年3月底止,央行持有的ETF规模共31.2兆日圆,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
今年受疫情肆虐影响,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日本央行除了加码实施量化宽松挹注市场流动性外,对于购买ETF也毫不手软,统计今年第1季日银购买ETF规模比起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倍以上,且其比重已是去年的6成之多,市场预估,以日本央行积极收购ETF的态势,今年所持有的ETF规模极有可能超越日本退休基金,官方积极造市的态度不言自明。
美日两大政府退休基金狂买ETF
而ETF凭借着高流动性与低交易成本两大优势,近年来也深受国际退休基金的青睐,其中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退休基金――日本政府退休投资基金(GRIF)有极高比重的资产以被动式投资为主。
另外,美国规模第一大的退休金――加州公务员退休金(Cal PERS)为降低投资成本,早在2011年开始就逐年提高ETF投资比重,目前被动式投资比重逼近6成,显示被动式投资俨然成为退休基金投资主力。
▲加州公务员退休金(CalPERS)自2011年开始就逐年提高ETF投资比重。(图/CalPERS官网)
综观美国、日本成熟国家ETF之所以蓬勃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关键在于官方鼓励券商积极造市,加上今年官方为拯救受疫情冲击而跌跌不休的股市,进一步扩大斥资大举买入ETF,透过介入ETF稳定投资市场信心;以今年为例,上半年国际疫情严峻之际,包括日本、美国央行相继宣布分别扩大购入ETF力道,购买ETF已然成为政府量化宽松的重要一环,进而带动ETF规模迅速扩张。
ETF主要标榜与涨跌及大盘连动,以原型指数ETF为例,当盘势大涨时,ETF基金也会跟着上涨,但当大盘反转下跌,ETF与盘势连动的特色,ETF也会跟着下跌。
以股票ETF为例,操盘经理人在选股时会以指数为主,并从中挑选权重相近的成分股作为投资组合,如此一来,ETF基金的绩效就会与大盘涨跌紧密连动。
ETF并非替代共同基金
由于ETF是将某一指数的成份透过持有一篮子股票以复制指数报酬率为投资目标,或是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模拟指数成分的涨跌幅,因此当金融市场过度乐观与悲观的同时,若法人在初级市场申赎动作过速,也使ETF被迫买卖标的指数成分股,加剧指数或标的成分股股价的波动。尤其近年来,杠杆型ETF商品不断出现,这些非原型的ETF追涨杀跌效果将更为放大。此外,许多投资者将ETF视为短期投机工具,往往造成ETF周转率变高。一旦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对于商品价格的波动将会更加剧烈。因而,ETF的市场风险并不会打败大盘。
因此,并非投资ETF一定比主动式共同基金好,共同基金也具有ETF做不到之处,例如优秀经理人所操作的共同基金绩效可能击败大盘,甚至创造出优异的超额报酬,所以ETF与共同基金的关系不一定是替代关系,而可以是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