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防疫 虚拟通路大崛起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爆发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与消费市场,根据GfK亚太区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自中国政府宣布陆续封城后,超过40%的消费者增加网路购物的频率,进而带动虚拟通路与物流的发展。
进一步发现,甚至在三至五线城市的消费者也开始尝试使用第三方平台、品牌网站及微信进行购物,这些首次使用网路购物的消费者人数更远超过居住在一、二线城市人数的两倍。而原先预计在上半年购买消费性电子产品、大家电、手机的消费者则延迟购买计划,转向购买个人护理等防疫相关产品。
GfK预测,相较于2019上半年,中国在2020上半年全球科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金额表现预期将会下降约18%。此外,疫情同样严重的南韩,随着确诊病例数快速增加,网路购物的销售额在2月第三周达到整体科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65%,此现象显示消费者正在改变购物行为,有意识地避免外出活动及与人群面对面互动的机会。
科技与消费性电子暨家电产品整体市场持平,未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台湾方面,由于疫情持续延烧,企业开始实施分流上班、在家上班等政策,刺激了笔电等商品销售成长;民众为了降低与群体接触机会而减少外出,待在家中的时间增加,也带动电视与电玩游戏机的销售,同时厨房家电用品的销售也因此呈现成长趋势;另一方面,实体通路则因疫情和人流减少,销售下滑3%。根据GfK所调查的科技与消费性电子暨家电产品在3月份前两周的表现,网路购物销售的成长率对比去年同期成长30%,其中电视、笔电与电玩游戏机为成长幅度最多的产品类别,显示科技与消费性电子暨家电产品整体市场未受到疫情严重的影响,但后续随着3月下半确诊人数增加迅速,GfK台湾已持续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科技与消费性电子暨家电产品市场零售销量的影响。
相较于2003年SARS爆发时的时空背景,近几年来网路购物的发展已日趋成熟。2003年SARS期间(2003年3月至2003年5月)台湾零售市场呈现明显下滑趋势,销售额年对年平均下滑约9%,但在疫情趋缓之后市场回温情况明显,整体2003年与2002年相比较市场营业额仍保有2%的成长幅度。SARS时期消费者主要依赖实体通路,重创当时的零售市场;然而近年来虚拟通路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台湾2月份整体科技与消费性电子暨家电产品零售市场的销售额反较去年同期成长5%。可见消费者的需求依然存在,但因消费行为模式改变,虚拟通路销售呈现大幅度成长趋势,尤其在3月份线上周年庆与促销活动的强力刺激之下,整体销售额持续看涨。此外,展望2020年台湾的销售市场,台湾政府所提出的疫情纾困补助以及零售商的促销策略依然有机会带动整个实体通路在下半年的复苏与成长。
GfK身为领先全球零售销量调查的市场研究公司,持续关注新冠肺炎对于零售市场的发展、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影响,帮助品牌商和通路商快速因应变化维持企业发展。同时在GfK新冠肺炎资讯中心(https://gfk.com)提供相关市场研究报告,以即时且精准掌握市场变化。若对本次研究资料有任何疑问或有兴趣更进一步了解,欢迎来电(02)2659-2628或来信[email protected]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