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族群面临疫情威胁 疫调人员「文化能力」不可或缺(李柏翰)

李柏翰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

这两个月来,COVID疫情对台湾的公卫系统造成巨大冲击,其后果也对医护人员形成极大负担。考虑到防疫是持久战,日前有许多公卫专家重申疫情监测与疫调的急迫性,而有扩编疫调人力之议。

疫调乃至整体疫情防治,特别讲求对人的行迹之了解,但关于移徙者或住民健康寻求行为的台湾研究较缺少,从跨文化照顾的视角切入之讨论更付之阙如

本文欲抛砖引玉,以疫调的文化敏感度为例,主张防疫各面向都应注重「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新冠疫情严峻,台东原乡部落设「自主防疫站」。(图/台东县政府提供)

公共卫生服务应注意文化适当性

公卫工作,尤其与人密切相关的个案调查及接触追踪,都应强调相关人员的文化能力——这是健康人权中「文化适当性」的重要部分,也为了提升防疫的精确度与有效性。

文化能力不仅要求公卫工作者有意识地对所有文化抱持开放的态度(cultural awareness)、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潜在张力保有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并进而培养借此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最后,当然更希望相关人员与组织,能提供与所有人文化相容的健康照顾。

针对COVID的疫调工作,WHO于2020年5月提出一份指引,认为在理想的情况下,最好可以从各地社区中招募疫调工作人员和接触追踪者,较容易培养适当的文化素养、有效的沟通技巧、当地语言能力,以及对个案及接触者背景之理解。

在2021年2月更新的指引中,WHO考虑到防疫人力吃紧,也是建议各国可以从多处招募疫调人员(包括地方政府、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大学生、社区志工等),而让医务人员专注于管理监督等后勤支援工作。

▲ 台东环保志工启动自主组成喷药车队,共同守护家园对抗疫情。(图/台东县政府提供)

有效率的疫调与接触追踪很重要

2020年5月BMJ编辑室发文呼吁,针对COVID的疫调、筛检、疫苗推广等工作,应确保少数族群平等地接收到相关服务,而具有敌意的社会和少数群体对政府的不信任,都是巨大障碍。公卫资讯既专业又复杂,导致移工、新住民、原住民族等常处于卫生行政的边缘位置,而低度参与相关措施

长期不受政府重视,政策沟通的落差,使这些群体特别容易「错过」重要防疫资讯,轻则产生与主流社会不一致的风险感受,重则低估自身所属群体之风险。

然而,接触追踪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能快速发现病例并隔离接触者,但要准确找出所有接触者并不容易,关键是疫调工作能在不带偏见且文化敏锐的双向交流中进行。根据IFRC,良好的沟通能促进人们对防疫措施的遵循意愿。

然而,若「坦承」代表被隔离而失学失业、中断社群往来、失去人际与情感支持,或特定接触会引发标签化、污名或潜在攻击,人们可能倾向不「供出」接触者。因此,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提升卫生机关敏感度,对疫调、卫教都有正面效果。

▲进行疫调、卫教时,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提升卫生机关敏感度有其必要。(示意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文化能力及敏感度对抗疫的帮助

文化敏感度,对于人口密集、各区发展不一、多元族群共处的大型都市中的疫调工作更为重要。如伦敦议会提出「以社区为主导的方法」,认为当地社区(如里邻区)最了解地方人事,而为了降低疫情与防疫措施对脆弱群体的影响,疫情及防疫资讯可以透过社群中具影响力及受信任的人来转达。

与社区合作的疫调工作,不仅能提高社区/群内部对疫情的意识与危机感,降低资讯落差,亦能加强社区居民/社群成员对疫调、检验及施打疫苗之重视。

多位美国大学公卫学院教授于2020年6月疫调建议中指出,政策沟通中的文化能力应包括多语版防疫资讯,并应考虑少数族群和中低收入社区之特殊性,避免以「天龙主流人」的观点先入为主进行疫调,而忽略社群间的差异,进而降低疫调效率。

今年5月一篇刊登在PLOS ONE的论文,访谈了2020年年中参与康乃狄克州的疫调志工,大部分受访者都建议应该要有针对特殊情况和族群的处理流程。综合上面的讨论,针对疫调培训一事,文化能力势必不可或缺。

▲培训疫调志工时,文化能力势必不可或缺。(示意图/南投县政府提供)

疫调时的文化能力及交织性观点

英格兰公卫署在2020年6月的报告中指出COVID并非平等地影响所有人——同岛并非真的一命,因此建议在风险与政策沟通上,应加强理解少数族群的深度,使用不同方法减轻他们对公权力、污名、歧视的恐惧,并鼓励他们近用公卫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英格兰公卫署这里考虑的文化能力,还包括不同职业及其工作型态与工作环境上之差异,针对日常生活中程度不一的风险负担,拟定不同防疫规划(包括疫调、接触追踪、筛检、隔离、治疗及疫苗施打等)。

在台湾,疫调人员可能需要学习激励式的访调能力、风险沟通的技巧、多元文化的敏感度,以及针对非华语人士临机应变的能力。

若参考美国疾管署于2020年11月发布的《COVID接触追踪训练》,疫调工作者应对各族群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社区/部落中社会互动的样貌(包括长幼尊卑性别关系等)有所认识,而就算是同一族群的人,也可能有地域上的区别。

因此,美国疾管署和英格兰公卫署都有提到,相关生活经验与语言能力极有帮助。

▲疫调工作者应对各族群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社区/部落中社会互动的样貌有所认识。(示意图/路透)

结论

在台湾,需要专责人力的群体至少包括原住民族、新住民和移工。原民部分,依部落区分或许困难,但至少应区分各族,以及都市与原乡的成员,因为生活处境与面临的挑战皆不一样。移民部分,应至少依语言或国籍区分。

虽然大部分国家都有数个官方语言,但由于人力限制,至少应依其「国语」来配置。汉人间,语言使用上亦有差异,与家中惯用语言(闽南语客语、华语)、年龄、教育背景等因素有关。城乡之间的生活方式与拥有的资源也都不同。

拥有相关知识,才能初步评估暴露于传染风险的接触者。疫调人员也不应带有偏见地评价个案的居家与社交生活,如此才能判断如何协助安排隔离、盘整支持资源及配套方案、进一步安排检验与照护工作(如了解医疗资源之可取得性、可近用性可接受性)。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交织性」的视角,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疫调者,同时亦应考虑到个案的性别、年龄、障碍状况、就业和工作环境等,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型态与社交生活。

▲部落志工在部落出入口设置「部落检疫站」。(图/记者王兆麟翻摄)

热门点阅》

► 鸡蛋不摆同一个篮子 台湾需要多样化的国产疫苗(顾正仑黄韵如、郑如韵

► 顾正仑/英国疫情复燃 疫苗保护力面临严峻考验

钟文荣/纾困4.0 既患寡又患不均 看得到却吃不到

► 疫情下心声》北屯群聚案夫妇双殒命 亲人泪揭事件始末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