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国晶片法案的象征与实质意义

从政策补贴的角度来看,《晶片与科学法案》展现了美国朝野对于半导体产业最高等级的关注,527亿美元直接补贴高阶晶片制造,其中也给予设计研发等软件一定的奖励,另外对台积电、三星等外国半导体制造业前往美国设厂,提供25%的租税抵减。

法案的另一部分则是科研补助,总金额高达2,000亿美元,主角是获得810亿美元巨额经费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用以奖励机器人、人工智慧、高速电脑运算、当然也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科学研发,宣称要确保美国在先进科技全球领先的地位,更责成NSF订定专案,从小学开始培养最尖端的科学研究人才。

美国政府将半导体制造视为最关键的竞争力产业,并且与国家安全、美中竞争链结,透露出美国政界与军事机构对于美国半导体产业落后的高度忧虑,《晶片与科学法案》反映了这样的情绪。美国虽然是电脑晶片的发明地,千禧年之前称霸全球,但是近年晶片制造被台积电与三星超越,再加上中国政府以举国之力投资半导体制造,使得美国朝野与产业界突然如睡狮乍醒,全力补贴半导体制造成为争吵不休的美国政坛最大的共识。

晶片法案的实质效果到底有多显著,仍有待观察。以台积电投资12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设厂为例,从川普政府要求台积电前往设厂、台积电进行商业与政策谈判,2020年提出具体设厂计划,2021年如火如荼展开建厂工程,前后至今已超过3年,虽然川普与拜登都以总统之尊,高声鼓励台积电、三星至美国设厂,但是联邦相关的法案却不断延宕,即使两党都有共识,其间却有议员不断提出新的法案版本,不同法案在参众两院来回协商,美国总统大话说尽,却迟迟无法落实具体政策。

这次如果不是民主党面临11月期中选举可能遭遇大挫败的政治危机,迫使民主党领袖出手整合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参众两院议员,最终由参院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强势整合已经提出的多项半导体与科技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的半导体振兴计划,恐怕还要继续拖延,到了11月期中选举,众议员全数更换、参议员换掉三分之一,一切又得重头开始,而台积电预计2024年正式投产的规划则如常推动,两相比较,美国政府说多做少、象征性高于实质的病灶,大家都看懂了。

此外,各界对于527亿美元的预算的共识是杯水车薪,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加总逼近2,000亿美元,台积电单一公司今年资本支出就将超过400亿美元、公司宣布3年1,000亿美元的规划,美国联邦政府500多亿美元、还得分5年、补贴整个半导体产业的预算规模,与业者自身的投资规模相较之下实在很少,即使加上各州政府的加码,顶多只能产生鼓励作用,对于半导体的技术提升与产业竞争态势无法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不只是美国政策力有未逮,同样将半导体产业视为国家竞争力关键的中国大陆,在7月底爆发「芯腐败」风暴,被尊称为「大基金」的「国家积体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武遭到中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外加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丁文武案还牵连了一长串的大陆半导体业的资深人员。至于已经破产重整的紫光集团,前董事长赵伟国也在7月被有关部门逮捕侦讯,中国推动半导体产业虽然决心坚定,却也跌跌撞撞,进三退二。

美国雷声大雨点小的产业补贴法案,以及中国半导体大基金的贪腐弊案,给欧洲、日本以及所有宣称要掌握半导体产业的各国政府明确的教训,半导体的技术与产业发展,早就超过政府与政治人物能够左右的极限,各国要强化国防、掌握国家安全的半导体需求,用奖励、逼迫业者投资的传统工具只会事倍功半,政府必须真正了解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与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业界龙头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商讨确保机密与安全的可行方案,这正是《晶片法案》立法的副作用、与实质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