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台湾需要什么样的晶片法案

工商社论》

〈产业创新条例〉(以下简称产创条例)10条之2,针对战略性产业研发投资给予最高25%的抵减金额。同时,设备也给予10%以内的投资抵减税额。由于抵减优惠金额相当优渥,又被称为台版的晶片法案。究竟该不该给予目前竞争力最强的半导体产业,社会上有不同的反应。不过恰巧的是,最强的产业也是产业关联效果、外部性最大的行业。半导体除了本身上游的IC设计、中游的晶圆代工、DRAM产业,还有下游的封装测试、光罩、设备等产业,族群庞大之外,半导体的应用也扩及电子资讯业、汽车电子、航太、医疗、精密机械等产业。

如就半导体产业的经济效益而言,更是令人咋舌。半导体产业占台湾GDP的2成,出口占台湾总出口的35%左右,贸易顺差近740亿美元,更超过台湾整体贸易总顺差的648亿美元。此外,半导体族群在台湾股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光是台积电就占台湾股市市值近3成。因此,我们常说半导体是台湾的护国神山、矽盾产业,一旦半导体出了差错,则台湾可能出现地动山摇的局面。而此一台湾的战略性产业目前正面临地缘政治的威胁,以及各国相关晶片法案补助的强大威胁,甚至出现「去台化」的压力。

一个出口、投资、贸易顺差、资本市场地位如此重要的产业,一旦遭受巨大的威胁,而其他传统产业、服务业在短期内又顶不上来,万一面临倾颓现象,将是台湾经济不可承受之重。韩国目前的困境就是一个很宝贵的教训。在升息、解封之际,消费性电子产业的需求下滑,对韩国的DRAM、快闪记忆体产业带来冲击,韩国的半导体也因而对中国出现逆差,进而导致韩国整体经济出现贸易逆差,以至于韩国经济动荡、韩元大幅贬值。在替代性产业出现之前,巩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恐怕也是不得不然之举。

不过,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确实产生了不少问题:第一,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和各国加强产业的自主发展,纷纷要求台湾半导体产业前往设厂,引发产业、人才空洞化的疑虑;第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一枝独秀,也对其他传统产业、服务业带来资源上的排挤效果,形成产业M型化的现象;第三,半导体产业的应用仍有扩大的空间,除了电子资讯业,也可以扩大应用至汽车电子化、矽光子、感测等领域。

面对上述的顾虑,我们认为台版晶片法案提供半导体、5G、AI的租税优惠应该是短期应急之举、政府在顾及半导体全球竞争力的同时,更要全盘考量我国长期的产业政策,因此合理的台版晶片法案应该涵盖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应有租税优惠的落日条款:针对半导体、AI、5G等领域给予租税优惠的「领域别」投资抵减,现阶段或有其必要性,但必须有落日条款,才不会陷入长期补助的困境。

第二,跨部会的支援:例如针对缺水、缺电、缺人才、缺土地、缺资金等五缺的协助。外交部在国际广宣上的支援,避免各国对台湾半导体的不利发言。再者,政府要善用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的场合,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厂商发声、争取谈判筹码。

第三,放眼未来,考虑成立大基金:目前国发基金个别计划的投资金额少,而且不做领导性投资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功能有限。因此,未来结合各部会的资源成立主权基金、类主权基金的大基金有其必要性。此一基金的用途,可以用在引进国外的上游半导体原材料及下游的设备,以避免产业的断链,加强产业的纵深,以及构筑其他国家竞争的进入障碍。其次,投资强化半导体竞争力的相关基础建设,包括人才的延揽、劳动力的补足、净零排放、数位转型的协助等,投入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的投资,强化半导体在汽车电子化、风力发电、新能源、矽光子、光感测等领域的应用,如此一来,就不怕产业、人才空洞化。

最后,更值得加强的是,半导体产业和其他领域链结应用,例如半导体应用于精密机械的智慧制造、应用于医疗器材的达文西手臂、应用于无人机施肥晶片等农业应用,以及其他服务业的相关结合应用等。如此,促使台湾的产业发展更多元化、更扎实,进而加速台湾整体产业的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