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核能重新归队,台湾怎么办?

图/本报资料照片

1979年4月号的《TIME》(时代杂志)曾经以「Nuclear Nightmare」(核能噩梦)作为封面故事。当时的美国,因为宾州Three Mile Island(三哩岛)的两座核反应炉放射性气体泄漏,疏散了五英里范围内的所有弱势群体,一下子震惊了世界。

没想到的是,45年过去了,三哩岛竟然又起死回生了。今年9月,微软与Constellation Energy签署了一项协议,它们准备花费16亿美元在2028年之前将三哩岛核反应炉重新恢复运作。不仅于此,大型科技公司正群起拥抱核能,两个星期前,亚马逊也与华盛顿州的公用事业公司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发四个下一代的小型模组化核子反应炉;Google则同意开始从新创公司Kairos Power建造的SMR(小型模组化反应炉)购买电力。

大型科技公司对核能的热衷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高度耗电的AI(人工智慧)兴起。AI搜寻引擎消耗的能量是现在Google搜寻的10倍。高盛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比十年前成长160%。国际能源总署不久前宣布,继煤炭和石油时代之后,全球正式进入了电力时代。科技公司心知肚明要继续建立数据中心,自己就必须备妥电力。

确实,核能发电在经历了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大幅减少之后,新的核电厂在发电所占的比重现在再次上升。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指出,核电非常适合数据中心,因为它与风力和太阳能不一样,它可以全天候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而且它的发电能力足以运行AI数据中心需要的庞大电力。全球目前有超过60座核反应炉正在兴建,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和俄罗斯,但其他地区开始急起直追。难道,核电新时代真的来临了吗?选择核能发电回归的争议都烟消云散了吗?

首先,这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另外,全球在建造新型核电所需的供应链和专业知识仍然欠缺,这些科技巨头解决风险的方式是引入外部投资者。上个月,微软与贝莱德合作,准备推出一支3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基金,除了投资AI,也将为核能项目提供融资。另外,包括中国和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在努力发展新一代核子反应炉技术。

但现在的乐观情绪能不能成功让金融魔法、科技独创和政策支持有效结合,其实仍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以SMR来说,它们基本上是按照和以往大同小异的设计预制而成的,理论上尺寸很小,意味着它们可以比较灵活的安装在需要电力的地方,甚至连接到旧电网已经架构的地点。但在这个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业,它们可能会面临高昂成本来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它们可能会挤压相对成熟的太阳能、风力和电池系统的关键投资。而事实上,所谓的SMR发电虽然理论上优点多多,但距离正式商转与普及,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当然,引入大型科技公司的金融影响力和创新天赋可能有助于SMR的发展,并加速从主要由政府主导和资助的核开发向民间融资和倡议的转变,但寻找重新开放或延长现有核电厂寿命的方法或许更为可行,美国的三哩岛核能发电厂重新启动其实值得台湾进一步观察。

无论如何,随着AI驱动的数据需求激增,意味着大型科技公司肯定将在清洁能源,诸如风力、太阳能,甚至核能发电领域进行更多的投资。这是难得一见,由AI需求刺激出来的商业世界反哺,如果台湾政府够聪明,懂得杠杆财力雄厚的科技公司一起创造出雨露均沾的能源供应,那么提高工厂、办公室和整个电网的电力供应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总而言之,在新的电力时代,AI可以不只是一个需要能源挹注的大缺口,相关的科技企业既然愿意投资电力,它们又具备数位技术、感测器和软体这些可以协助政府提升监控和匹配供需平衡的技术,甚至还能以商业手段达成储能系统的全面铺开稳定供电诉求,台湾政府何乐不为?

所以,台湾应该怎么办?如果金管会可以撬动金控的钱袋子完成金融魔法;如果经济部能从美国三哩岛重启核电找到灵感;如果新政府懂得杠杆台湾的护国神山群突破绿色转型,那台湾顺利找到将再生能源从发电案场平顺转移到产业端就不是不可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