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没有大陆市场,台湾经济还能繁荣吗?
日前英国《经济学人》专栏指出台湾今年经济成长可望超越中国大陆,重返过往荣光。能获得知名杂志如此肯定,令人欣慰,随后不少专家呼应此文认为以台湾半导体在全球供应链的优势,加以台商回台络绎于途,台湾经济情势大好,没有大陆市场也不致于被边缘化。
观察今年台湾的经济表现,出口屡创新高,工业生产连月成长,日前主计总处更上修今年经济成长预测至2.54%,成为世界上少数正成长的国家之一。看到这些数字,多数人自然会认为台湾终于摆脱昔日成长低缓,并仰赖中国大陆的循环,终于找到了新经济成长模式,循此台湾在未来可望更上层楼,而跻身于高成长之列。
然而,这显然是过于乐观了,台湾今年得以有这么好的表现,从产品面来看,是拜电子、资讯这两大产业之赐,在这两大产业之外的多数产业依然疲弱,排除电子、资讯之后我们1~11月出口仍较去年同期衰退8.8%。若从地区别来看,排除对中国大陆、美国这两地区,我们的出口亦衰退0.3%。
这说明台湾这一波复苏是集中在两个产业、两个地区的局部性复苏,在这两产业、两地区以外的情况依旧非常疲困,这样的复苏并非全面性,因此也就称不上是日后台湾新经济成长的模式,而这样的表现能否延续到明、后年,也有待时间的验证。
展开海关统计的出口数字,我们也会发现,我们今年1~11个月出口3,123亿美元里,出口至大陆市场的比重升至30%,并计大陆与香港更高达44%,出口至美国的比重15%,对陆、港出口比重刷新历年最高纪录,对美出口比重虽也升高,仍低于2000年的24%,这说明台湾今年出口得以成长系拜陆、美之赐,而来自大陆市场的贡献更是美国的两倍以上。
这些总体数据告诉我们,没有两岸贸易的台湾将会失去可观的成长动能,不要过度以意识型态来解读经济就会发现,长期以来台湾经济成长是需要大陆市场的,如同大陆也需要台湾一样。此外,我们观察今年前十个月台商对大陆投资已升至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长47%,这反映一个事实,那就是一年多来固然有不少台商扩大在台湾的生产线,然而他们并没有减少对大陆的投资,两岸供应链依旧在市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下继续运作,而带动台湾的经济成长。
我们今年前三季经济成长率2.28%,不仅居四小龙之首,也优于大陆的0.73%,然而,如果没有大陆市场,今年前三季还能有这么好的表现吗?自然是不可能的,根据我国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台湾对陆、港享有的贸易顺差达新台币1.8兆,经出口物价指数平减后的实质顺差2.04兆,去年同期为1.67兆,若不计陆、港这笔顺差,去年前三季实质GDP为12.45兆,今年前三季为12.40兆,今年前三季经济成长率降至-0.4%,由此可知,大陆市场对于台湾依然是相当重要的。
依上述方法,即使只单单排除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也会让台湾今年前三季的经济成长率由2.28%降至1.4%。总得来说,没有大陆市场,台湾将失去极大的经济动能,这是无庸置疑的,因此两岸的和谐交流是台湾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对于大陆我们固不必曲意迎合,但也不必弄到剑拔弩张,失去了大陆市场,对台湾没有任何好处。
事实上,过去行政院主计总处也曾经模拟过大陆、美国经济对台湾的影响,这份估计指出:「大陆经济成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台湾经济成长跟着提升0.29个百分点,如果美国经济成长提高1个百分点,仅推升我国0.07个百分点。」大陆与美国对台湾经济成长的影响是四比一,何者对台湾更重要,不言可喻。
我们今年的经济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夜郎自大,以为台湾已出现了什么新经济成长模式,以为台湾可以走自己的路,以为台湾不需要中国大陆市场,事实上,台湾此次复苏仍深深依赖大陆市场,没有大陆市场,台湾今年经济成长仍是极其微弱的,决策当局不要被表面的数字迷惑了,而误判情势。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曾说:「企业的投资只是为着自己的利益,但就像其他场合一样,他们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促进了他们毫不意图的一个目的,更有效的促进了社会利益。…,政治家如果企图指导企业如何投资,那是多管闲事,一旦把这项权力交托在迂愚僭越者的手中,那是再危险不过了。」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市场未必万能,但是有它的法则,不论是台湾与美国,或是台湾与大陆仍应依循市场法则,不必过度政治化,台湾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政治人物凭一己之喜怒所做的决定非仅不智,如亚当斯密所言,那是再危险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