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 不只是鲍鱼眼泪

李武忠

国内杂志大篇幅报导两岸农业不平等竞争并以鲍鱼眼泪封面引发很大的回响政府部门也做出回应。两岸签定ECFA后对台湾产业影响各方解读不同,表面上对台湾农产品总体出口中国有帮助(2013年台湾农产品在两岸贸易中享有1,780万美元的顺差),但是对于部分农渔产品两岸确实存在竞争关系且台湾优势渐失,台湾政府应该勇敢面对真相,不能只报喜不报忧,甚至故意误导舆论。台湾对于中国广大消费能力不应排斥但是如何在两岸交流过程紧握核心能力来维持竞争优势并分散市场风险,恐怕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认真思考课题

以政府引为ECFA样板石斑鱼为例,石斑鱼属高经济鱼种市场接受度高,过去并未受政府青睐无法列入旗舰产业,全靠业者惨淡经营。在纳入ECFA早收清单项目后,在政府全力推动下国内养殖石斑鱼面积及产量快速增加,但是出口市场几乎全集中在中国与香港,根据最新资料显示,今年1-8月台湾养殖石斑鱼出口到中国(含香港)的数量达10964公吨占总出口量11000公吨的99.67﹪,出口到日本只有18公吨,美国挂零,还是没能分散风险。近来受到中国官方奢令以及中国本地养殖石斑鱼数量增加影响,台湾石斑鱼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出现减少现象值得重视,为石斑鱼产业长远发展考量渔政机关应该将产业辅导重点放在积极开发国内以及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而不是寄希望于中国单一市场。

另一个广为两岸政府宣传的养殖虱目鱼,在台湾属于传统平价美食,也被纳入ECFA早收清单项目,和学甲契作风光一时,但是由于多刺、含臭土味、不懂烹饪、知名度低等因素,中国当地居民的接受度不高,销售一直不理想,两岸政府却都不愿认真面对,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根据官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8月台湾养殖虱目鱼出口到中国的数量竟然只有1公吨,较去年同期出口数量183公吨还低,对此我国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外说清楚,不能回避。

国内养殖鳗鱼、台湾鲷和台湾鲍鱼(九孔)产业虽然不是因签定ECFA后才失去原有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但是不容否认,该三项台湾原本引以为傲的养殖鱼种,系由于台商科技人员将国内辛苦研发的生产、加工、管理模式等技术和设备整场引进中国并结合当地低土地、劳工鱼苗等优势很快超越台湾现有规模,成功抢占台湾鳗鱼在日本市占率(2014年上半年日本进口中国活鳗烤鳗分别占总进口量的82.0%及98.0%)以及台湾鲷在美国原有的市占率(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吴郭鱼进口国,其中2/3以上来自中国),中国产罗非鱼(即吴郭鱼)还顺利打进检疫检验规定严格的欧盟市场(2013年输出罗非鱼冷冻鱼片数量为16014公吨),不仅如此,中国产鲍鱼更以低价抢攻台湾市场,台湾只能靠品质来固守少部分市场。

这些实际发生的例子一再提醒台湾政府与民众在与中国交流过程要有「保密防谍」的意识,而不是任意让台湾农业仅剩的少数核心专长国际化为名彻底被掏空,台湾农渔业确实存在生存危机,农渔民应该站出来发声,别让ECFA最终成为农渔民伤心的眼泪!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