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台美供应链不能没有大陆台商撑持
为了响应川普「美国制造」政策,蔡政府已派国策顾问何美玥率团,将于本月中赴美参加「选择美国」峰会,以引导我方企业扩大投资美国,并借此强化「台美供应链」。事实上,当前台美贸易,已有相当大比例是通过大陆台商运作,因而台美供应链未来无论如何强化,都不能没有大陆台商的撑持。蔡政府宜加强联结大陆台商,以携手促进台美经贸。
美国商务部主办今年度「选择美国」投资峰会,预定本月18日至20日在华府举行。蔡政府已组成历来规模最大的「2017企业领袖访美团」,将由何美玥率领,前往参加。该团成员来自石化、钢铁、电子资通讯、智慧机械等行业,人数超过百人。
蔡政府希望借此次活动,引导我方企业扩大投资美国,另方面也要增加采购美国产品,及争取更多与美企技术合作机会。蔡政府认为,这样的作法,可以把台美供应链从「单向」强化为「双向」;也就是说,现有台美供应链主要是台湾单向对美供应,希望将来美国也扩大对台湾供应,如此的双向供应链,将使台美经贸关系紧密化。
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又是台湾在国际社会的最重要盟友,因而蔡政府大力强化台美经贸关系的动机和目的,人们很容易理解。但蔡政府在推动这件事时,眼睛里不能只有美台,也必须注目西边的大陆台商;因为后者在台美供应链里的角色地位,实在太重要了。
长期以来,「台湾接单,大陆制造,外销美国」,一直是台美贸易的重要运作模式。很多台商在大陆主攻美国市场,或为美国品牌厂商代工,是大陆对美出口贸易领域的要角。
而大陆台商为了生产对美出口产品,自台湾采购了大量物料机件,使台湾每年都享有丰厚的对陆贸易顺差,是台湾经济成长的重要助力。换言之,大陆台商是台美贸易的纽带,地位不容忽视。
因此,大陆台商和美国关系密切程度,比起台湾在地厂商,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大陆台商有不少是拿美国护照,以美资企业名义在大陆投资;另有人不但对美出口产品,而且在美投资设立行销通路;亦有经营布局「两头在美」者,即原料来自美国,加工制造后,成品仍回销美国。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更重要的是,大陆台商所形成的对美供应链,产业门类齐全,规模亦庞大,很难搬移。将来在川普「美国制造」政策下,即便有些「总装厂」从大陆搬到美国,但为数众多的配套零组件、材料厂,大部分会留在大陆,届时通过对美出口方式,继续向移美的总装厂供货。毕竟,美国的环境,是很难复制出如此庞大的配套产业体系。
总的看来,大陆台商实是我方发展对美经贸的重要筹码,值得蔡政府积极加以运用。应知将来台美的双向供应链,台湾对美供应的部分,仍需由大陆台商当要角;而美国对台供应的部分,美方厂商亦很可能委由大陆台商制造、出货。
可是,蔡政府上任以来,又是如何对待大陆台商呢?很显然地,蔡政府把对外经贸重心放到新南向及对美,相对上淡化了对陆经贸的重要性,因而台商在陆事业发展,并未得到蔡政府「关爱的眼神」。
在近一年来大陆台商几次年节回台聚会上,蔡政府首长的致词重点,都是诉求台商回台投资或转投资新南向市场,而未有协助台商在陆深化发展的意思表示。另据了解,陆委会、海基会已加强辅导大陆台商「退场」,让有意出走的台商能从大陆「全身而退」。
这些对陆消极的言行,并不符合台商大陆投资数额仍在稳定增加、大陆仍稳居台湾最大出口市场的事实,也忽视了大陆台商在台美贸易中的关键地位。
为了将来能顺利强化台美供应链,蔡政府有必要改变其对大陆台商态度,即转为关心及协助台商大陆事业发展,尤须就台美经贸发展计划,妥善安排大陆台商和台湾在地厂商对美贸易层面的产业分工,使台方对美经贸利益最大化。这件事可以委托民间工商团体及智库,出面执行。
另外,在大陆台商下次年节(中秋节)回台聚会时,蔡政府不妨提出如何加强台美经贸课题,来和台商作深入讨论,以求取共识,并据此形成共同行动纲领,一起促进对美经贸。如有大陆台商积极撑持,台美经贸发展就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