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受灾的日本都复兴核能了 台湾还要逆潮流?

为因应北海道半导体与资料中心等新兴投资的庞大电力需求,日本政府申请重启曾占北海道电力公司4成发电量的泊核电厂。图为泊核电厂。图/美联社

日本近年来积极发展半导体,该产业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廉价且稳定的电力至关重要,政府为此重启因311大地震关闭的核电厂,并规画新世代核电厂。我国未来的电力需求更甚于日本,能源政策却被执政党意识型态所绑架,恐成为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过去核能为日本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2010年12月核能发电比重高达32%。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核事故,311事件后,核电厂全面停机检查,一度将核电完全归零,因而产生严重的能源缺口。之后制订严格的新审查规范,让部份的反应炉重启运转,所有的33座核子反应炉发电机组中,已约有12座恢复运转。

2023年11月底,经济产业省公布2022财年日本电源结构的初步数据,核电比重5.6%,燃煤与天然气发电占比高达70%,明显过度依赖化石燃料,能源价格波动大,且高度受制于国外供应,并产生严重的污染与排碳等负面外部性问题。

菅义伟任职首相时,于2020年10月26日宣布日本2050年碳中和目标,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到零,能源部门成为改革的重点。2021年制定《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设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路径,除强化再生能源的发展外,并确认核能为2030年实现减排46%目标的必要能源,并维持2030年核能发电提升至20~22%的目标。

岸田文雄接替菅义伟出任首相后,于2022年8月24日在「绿色转型」(GX)执行会议上明确指出,「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对推动绿色转型不可或缺」,以提高能源自给自足的无碳能源,并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2023年修订包含《核能基本法》、《电力商业法》与《核反应器管理法》等五项相关法律,以实现在安全为大前提的核电利用。并加强对老旧核反应器的监管及有关运行的管制,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延长核电厂服役年限,由原本40年,可延长一次最多20年,最久达60年,尽可能利用现有核电厂。

核能已成为日本恢复半导体荣光的一环,其中厂区位于北海道千岁市的半导体厂Rapidus,肩负下一代2奈米制程国产化发展重任,为因应北海道半导体与资料中心等新兴投资的庞大电力需求,就将目光锁定曾占北海道电力公司4成发电量的泊核电厂,申请重启因311事件而关闭的该核电厂。

除了推动旧核电厂重启外,日本朝野还全力开发和建造下一代创新反应器。例如台积电熊本厂高度仰赖九州电力核电厂的电力,6月该公司会长瓜生道明来台时,表示公司正积极研究小型模组化核反应炉(SMR)。近期《日本时报》也报导,三菱重工正与关西电力等日本主要公用事业公司合作开发先进的轻水反应器SRZ-1200,目前已几乎开发完成次世代新型核子反应设备,只要完成后期测试,就可以开始建造该设施,预计在十年内就可商转。随着各国寻求零排放电力和能源安全,日本成为全球核电复兴的一部分。

我国在AI产业蓬勃发展,无论晶片生产、AI模型训练与资料中心运作等均为吃电怪兽,让原本就相当吃紧的电力供应,更加雪上加霜,然而政府的做法却明显与日本有极大的差异。

首先,就现有核电厂的处置方面,日本根据自身需求,在保证安全下,让现有核电厂重启并得延役。反观赖清德政府迄今仍坚持推动「非核家园」政策,让正在运转的核电厂,在2025年全部除役。

其次,核废料处理方面,日本将核废料提取的铀和钸后,再将其与固化材料混合固化,最终选择地质稳定的区域,放置于地表下至少300公尺的地质层中。我国则倒果为因,拒绝接受外国的处理方式,称核废无解,正当化非核家园政策。

最后,核电新技术领域,日本政府与企业积极开发新世代核子反应器,并利用除役的核电厂,建设新核电设施。赖政府则根本未讨论此议题。

日本311地震引发核灾后,许多国家对核能转趋保守。然而随着核子技术的进步,提升安全性与发电效率,加上能源价格飙升及净零碳排压力,不少国家态度开始转向,连核灾受害国日本,也务实依据需要而重新拥核。

在台湾,即使近期民调显示反对非核家园政策的民众高于支持者,但政府依旧坚持2025年废核,不仅难以达成减碳目标,缺电问题更将阻碍产业发展,逼使企业外移,如此结果又岂是执政者所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