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莫让台湾绿能产业成金权游戏的新赌场

工商社论》

自从「非核家园」政策方针确立后,核电所留下来的能源缺口,政府寄望于目前推动的能源转型政策。据估计,2025年以前,太阳能光电装置容量将达到20GW(百万瓩)、离岸风电装置容量则达到5.6GW以上。如此大规模的能源转型,显然不可能单靠台电之力。政府因而推动民间投入电力市场,预计至2030年带动民间约4兆元以上之投资。国内知名上市柜公司,例如上纬投控、力丽等,都积极投入此项产业;股市甚且出现多档绿能概念股,蔚为风潮。

崇高政策目标固然值得追求,但如何避免执行过程沦为权贵阶级的淘金场,就须仔细思量。以离岸风电为例,目前经济部规划的选商机制,系先就开发商包括产业关联(即国产化)在内的「履约能力」进行遴选审查,再来才进行竞价程序;当价格相同时,则国产化程度较高者有较高机会取得政府标案。这样的机制,实质上让政府部门对于「谁」可以成为绿能新玩家,以及手上能有多少「筹码」,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国家引导市场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稍一不慎,不仅沦为民进党过去一贯抨击的党国资本主义,甚且可能葬送高度倚赖台湾能源发展的电子与科技产业。「矽盾」倘无充沛能源可依靠,护国神山恐怕也自身难保。

在绿电开发之际,各种乱象陆续浮现。举例而言,国产化优先的政策目标固然言之成理,但以「国籍」干预市场运作,就让原本不具相关技术、或无法提供具竞争力品质或价格的厂商,有靠着国籍外衣混水摸鱼的空间。可还记得先前因为「国舰国造」政策,而使得建造钢壳渔船起家、资本额仅5亿元的本土造船厂商庆富,承包下远超出自己生产能力的350亿元六艘猎雷舰标案,最后外界才发现厂商根本无力制造,原来骗局一场。而如今绿能产业的国产优先政策,是否使得许多有门道的国内权贵阶级,借由设立台湾公司争取开发机会或设备订单,但实则均系转单外国或中国大陆设备,而赚取转手价差的国籍红利,迄今未见有效政府监督机制。

这种透过指定(或美其名为遴选)国内企业成为市场玩家的做法,使得新兴风电产业充斥着在台湾新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这些公司,均欠缺过往商业实绩可供查核,甚且出现十余家风能公司的股东及负责人均为同一人或同一集团的荒谬现象。殊难想像同一人或同一集团如何在相同竞争产业中皆为股东并身兼数十公司之董事长职务?而公司治理与利益冲突回避等基本原则又应如何落实?倘若仅系挂名,主管机关可曾真正掌握幕后实质利害关系人?若细查相关绿能公司之股权结构,恐怕许多名义上的股东、董事、甚或董事长,都仅系人头玩家。那真实影武者,为什么选择不出面?

熟知企业架构的专业人士均心知肚明,无论股份代持或是挂名董事,其目的不外乎回避法定资格限制、规避税务稽查、或是实质负责人本身特殊背景不可曝光,说到底大多是规避管制监督的脱法行为。绿能产业发展迄今,许多本土背景但却欠缺实际经验与技术的开发商,却屡屡涉及各类「假国产、真外资」或政治献金等风波,实质负责人过往操纵资本市场者有之、负有刑事案底者有之,其共通点都是深黯资本市场炒作的老手,而非具备绿能产业专业背景或丰富实绩之人。而透过所谓遴选机制创造特许经营权的政府,实则为此等金权游戏的最大推手。

表面上犹如一张白纸的开发商,背后实质股东在取得开发权利后频繁换手,在业界早非新鲜事。若未针对开发商背后之股权结构进行管制,恐将使得原先之遴选程序沦为形式主义,因实质股东根本不在乎电厂的长远发展,只重视在市场上炒作转售的「商机」。如果连投机客炒作预售屋「红单转售」的乱象,政府都知有遏止的必要,动辄涉及千亿元的新能源电厂开发,却在签订行政契约前后,电厂实质建设八字未见一撇之际,就让开发商背后实质股东得以套利出场,岂非本末倒置?

在这种高度管制的特许新兴市场,政府既然有权决定谁可以成为玩家,就有义务对所有玩家的专业背景、履约能力或廉洁治理,担负全责。国家能源的长远发展,不应沦落为地方仕绅、有力人士炒作市场的另一套工具。能源产业转型初始或可推托经验不足,而如今民进党政府即将迈入第七年执政,再有任何产业丑闻,恐怕都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