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三倍券 不好用、不刺激、最计较

中国时报社论

为刺激消费振兴经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振兴券」终于推出,每人用1000元现金换3000元券,改称「振兴三倍券」。纸本从7月1日起预购;信用卡电子票证与电子支付从7月1日起绑定,都从7月15日起领取消费。苏院长老王卖瓜,认为三倍券「三好一温暖」:「好领、好用、好刺激、最温暖」,但从小店家、小庶民角度,却感觉是「三不一计较」:「不好领、不好用、不刺激、最计较」。

先说「不好领」。目前设计4种领取途径:纸本、信用卡、电子票证和电子支付。纸本从15日起可在1300多家邮局拿健保卡购买,也可从1日起预购、15日起到1万多家四大超商门市领取。看来,年长者年轻人都有习惯交易途径可供使用;但40岁以上、相对不熟悉网路操作的600万国民,可能还是会选择邮局排队领取。平均每家邮局要处理4600多人,若都在第1周5天内领取时,平均1天会有900多人领取,可以想见队伍会有多长。而且,在都会中排队人数会成倍数提高,引发「纾困万元之乱」的机会很高。

设限越多效果越低

行政院可能为统计和调配方便,规定要持「健保卡」而非身分证领取,这其实和民众一般交易习惯不同,不宜假设民众已习惯买口罩模式而未特别强调广为宣导,这将导致许多民众误拿身分证前往排队或代领,加重已可预见的排队之乱,但政府迄今仍似懵懵懂懂,令人忧心,应开放在超商购买纸本三倍券,大排长龙的现象才可能消除。

再说「不好用」。为追求消费带动效果(乘数效果)迅速达到极大,政府限制三倍券的用途不能用于11种类型电商网购、缴税、缴罚单、缴规费、买烟品、买保单、买股票、缴国民年金、缴卡费、买礼券储值。乍看之下似乎合理,但除非政府不严格落实,否则将对政府和商家衍生大量执行成本,但效益其实不大。

换个角度看,若禁用的支出属于民众必须花用的,则「可支配所得」将会减少,三倍券被用来替代日常消费的比重就会增加,刺激额外消费的效果就会降低;所以设定限制越多,激励消费的效果越低。我们建议,对明显属于储蓄行为的保单、股票和年金三者禁用,其他则不必禁止,以减少民怨和执行成本。

再说「不刺激」。大量中小型商家经过近半年折腾,早已倒的倒、死的死,连受到米其林加持、被视为「台湾之光」的餐厅也倒了好几家;但三倍券却拖拖拉拉到7月中旬才「隆重开幕」,经济活动限制早已大量解封,三倍券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连电动车业者自救推出的6000元减价,也强过这个敲锣打鼓、仿佛是旷古烁今的方案。就算真能达到1000亿元的激励消费,冲出3倍的乘数效果,3000亿的消费增加只能带来一半(1500亿元)的国民生产增加,0.8%的经济成长效果。如此轰轰烈烈的伟大方案,却只能带动经济成长0.8%,可以说「很刺激」吗?原因很简单,巧妇难为少米之炊,规模力道弱,当然就成效有限。

弱势庶民处境堪怜

最糟糕的是「最计较」。上面提及,「三倍券」实为「两倍券」,民众要以好用的1000元,买到不便使用的3000元券,政府事实上只发放价值少于2000元现金的「消费券」,但明示暗示商家加码割肉来激励消费,意图操作成6倍券或更多倍的「超马」(超越马政府)巨作;但小鼻小眼计较,和国外动辄数万元直接现金补贴的规模完全不成比例,当然效果有限。特别是,对于因这波疫情失业或无薪假波及的庶民而言,2000元补助是杯水车薪,只能说聊胜于无;面对如此薄情寡恩,却又顾盼自得的政府,真正弱势的庶民处境堪怜。

「三倍券」振兴经济效果有限,也帮助不了真正有困难的人,呼吁政府,针对冲击最大的失业和无薪假民众,额外提供2万元以上的补助,他们绝对不会「忘记」消费,但可以让消费激励效果更好,社会也更加安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