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黑痣恐是皮肤癌! 这5点一次看懂罹癌迹象
如果身上有痣,台大医院皮肤部主治医师廖怡华指出,可以观察其是否出现不对称、边缘不光滑、颜色不均、直径大于0.5公分、外观变大或变化,判断是否需尽速就医。(图/shutterstock)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几颗痣,甚至有时还会成为重要的特征,然而,黑色素瘤是一种从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成的癌症,病灶可以长在皮肤任何一处,较常长在脚掌、脚趾或是指甲下方,导致误以为是一般的痣或是胎记未留意而延误治疗时间。
黑色素瘤为皮肤癌死亡人数之冠,除了因为黑色素细胞本身的基因突变机率高、恶性程度高且转移能力强,导致治疗困难,也因台湾患者对疾病意识不足太晚就诊,当黑色素瘤进入晚期阶段,治疗选项非常有限。
如果身上有痣,台大医院皮肤部主治医师廖怡华指出,可以观察其是否出现不对称、边缘不光滑、颜色不均、直径大于0.5公分、外观变大或变化,判断是否需尽速就医。
黑色素瘤为皮肤癌死亡人数之冠,除了因为黑色素细胞本身的基因突变机率高、恶性程度高且转移能力强,导致治疗困难。(示意图/shutterstock)
但因对于疾病意识较为低落,特别是年长者,因此有将近4成患者初诊时,即是第三期与第四期,即便接受手术治疗,晚期的复发率仍高达6成以上,平均2名患者就有1位可能会复发。
然而,过去治疗黑色素瘤,有BRAF基因的患者大约有16%,他们可选择标靶药物放手一搏,然而剩下的84%无BRAF基因的患者,只能选择以介白素、干扰素为主的治疗,但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强烈。
随着医学的进步,面对最难缠的皮肤癌症,2018年诺贝尔生医奖癌症免疫治疗之一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PD-1单株抗体,为晚期患者燃起一线生机,其治疗效果较佳,能降低三到四成复发或死亡的机率,是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与无法手术的患者相当重要的治疗方式。
林口长庚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文震强调,「避免复发、延长存活期」是黑色素瘤最重要的治疗目标,因此愈早开始使用对病人愈好,接受抗PD-1单株抗体治疗,因药物副作用导致治疗中断的比例小于一成,优于传统治疗,能让病患接受术后治疗不影响生活品质,及早治疗千万别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