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多样 东山食农基地揭牌
台南市东山国小结合生态推广食农教育,2.6分地园区包括水田、旱作、网室、蔬菜、攀藤作物、萤火虫与蝴蝶栖地,堪称全台最完整多元的食农生态教育基地。(庄曜聪摄)
台南市东山国小推广食农教育,结合多样生态,占地2.6分大的园区包括水田、旱作、网室、蔬菜、攀藤作物、萤火虫与蝴蝶栖地,可说是全台最完整、最多样化的生态教育场域,食农生态教育基地18日揭牌,希望透过体验教学,让孩子们成为永续农业与生态环境的种子尖兵。
东山国小校长曹钦玮表示,东山区有山地、丘陵及平原地形,生态相当丰富,像全台最北端的越冬紫蝶幽谷,全台8成以上的水果种类在东山区都找得到,在地小学对于生态保育、产业与文化的传承责无旁贷,农业及生态若能共存共荣,食农与生态教育才能落实。
曹钦玮说,东山国小校本课程整合食农及生态教育,社团成员除了栽种农作物外,还加入紫斑蝶、萤火虫等生态课程,平日下田照顾农场作物,假日轮流到附近山区进行紫斑蝶标放及研究调查,暑假期间也配合保育团体在关子岭岭顶公园担任蝴蝶解说工作。
18日揭牌的食农生态基地占地2.6分,共规画3个水田区,种植50种样本稻、菱角、莲花与茭白笋,简易网室栽种洋香瓜、蕃茄等,还有种植豆类、百香果的攀藤作物区,另外还有蔬菜及旱作区,也种植食源植物,让萤火虫、蝴蝶、蜻蜓等生物栖息,还有百大青农林俊仪担任讲师,非常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