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我当史学家吗」 指考长题「连埃及人也来凑一脚」
指考进入最后一天,今天考的全部都是「社会科」,也一样延续昨天的文组精神,第一节历史字多、字体小,叙述长,让考生表示「好像又回到昨天」,读起来很痛苦;另外,题目属于背诵型的也不多,尤其在非选题还出现「历史考证」、「分析错误史料」,算是超级素养题。
分析教师群认为,今年难易度算适中,考试重点强调「阅读理解能力」,多了许多历史考证的题目,作答时会有种「考生当上史学家」的感觉;不过综观今年指考的题型、配分走向,真的可以发现素养题占比越来越重,以往认为是「背科」的文科,也都开始强调更深层的理解、分析能力,要让学生把科目知识融会贯通,也是「考试领导教学正常化」的典范。
▲指考进入最后一天。(图/记者季相儒摄)
比较特别的是,这次高三选修占比只有16分,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比例重,还出现许多「宗教考题」,包含常见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还有摩尼教,都入到题目或是选项里;甚至连埃及的「荷鲁斯神形象变化历程」都独立成一道题目,让考生判断是否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十分有「学历史是为了知道人性始终如一」的样子。
教师群表示,今年题型也包含情境、图表、地图、还有最多的史料题,但没出现表格题,整体来说以长篇叙述、判断为主,不过涉猎范围很广,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还有比较专业的史学研究;非选题第2题就是给出史学家钱大昕的考据,要考生判断引用的3条史学资料是不是正确、哪里有错误,比以往的「根据上列资料找重点」的题目,多了进阶素养的要求。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