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不可耻!放下这5种「自责心态」...你才有空间拥抱美好

▲不断自我指责,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示意图免费图库 pixabay)

记者谢承恩综合报导

你是经常打击自我的人吗?面对失败常要花很久的时间才能释怀,脑内总是充斥对自己的批评。根据国外心理网站《verywell mind》指出,内心如果盘据着对自己的苛责,往往很难再向前迈进,只要放下这5种对自己的仇恨,就能更坦然的面对人生

最常见的对自我的指责,包含「我知道你会失败。」、「又搞砸了!」、「能不能正常点」等仇恨的语句,透过打击自己来摆脱焦虑,甚至是引发更多嘲笑和自我羞愧,背后通常有几种原因

1.自我期待越大,失败越深

对于自我有所期待,常是激励向前的动力,但对自己过度超凡的期望,反而更容易放大失败的处境。你所订定的目标可能不只自己无法达成,而是身边的人都无法实现与满足,你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期望有不合理之处,否则内心的仇恨恶魔,会把你羞辱的一无四处。

▲寻求外在的认同,而不断压意自己的内心。(示意图/翻摄自pakutas)

2.想要得到别人的期望和认同

随着年纪增长,我们从人际关系学习如何社交,当别人对我们的行为感到满意,我们也会觉得高兴,并感受到被认同、认可的归属感,然而同时也养成了依赖。如果发现自己不再得到别人的掌声,或者勉强自己去满足他人的期待,否则不值得被爱与重视时,已经严重折损自己的内心。

3.过度追求完美,却造就了鲁蛇

追求完美看起来是一种褒扬,然而背后所承受的压力很难想像,完美主义者不容许自己有犯错的权利,甚至不留余地的去消除身边的人与团队犯错的可能。他们透过追求完美,来逃避自己面对失败的痛苦,以及无能为力的处境,并害怕面对羞耻、尴尬、孤独、被遗弃、嘲笑等情绪,无法看清楚自己的不足,找到成长的立足点与包容的心。

▲过去的创伤就像挥之不去的梦魇。(示意图/翻摄自pakutas)

4.逃不出过去的创伤

许多嫉妒憎恨自我的人,时常在身心上有过难以释怀的创伤,而转而用自我仇恨与毁灭的方式解放,并将信任大门紧紧关上,披上防备心度日。举凡遭受到性侵、霸凌、虐待、极度忽视等经历儿童,在面对他人得关心,也会得到强烈的不安,宁可相自己,也不愿意再受到伤害。

5.社会人比人气死人

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学历高、薪水多、有房有车、有另一半,不同的价值观灌输我们对追求「成功」的定义,甚至积极为了变成「人生胜利组」而迈进,然而当人们过度在外在条件,往往会产生嫉妒、仇富心态,甚至是自我贬低,这些「向上比较」反而会成为失落感源头

自我仇恨是一点一点吞噬自我的恶魔,要懂得去接纳自己的不足、愤怒、尴尬、无力感,练习保持现状,接受宽恕,只要习惯与自己共处,就能腾出更多空间拥抱美好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