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汉字品历史》──宋─天下安定的意念(四)

唐人街」的历史已经积淀了数百年。早在一六七三年,清朝文人纳兰性德就曾在《渌水亭杂识》里写道:「日本,唐时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谓之『大唐街』,今且长十里矣。」

唐人街心系民族之根

至一八七二年,清朝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也写过:「金山(注:指美国三藩市)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不下数万。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国人呼之为『唐人街』。」

现在,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越来越多,想必「唐人街」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华,越来越美好。愿我们漂泊异国他乡的同胞,心系血脉民族之根,传承优秀文化精神,生活幸福,健康平安。抚今常思华夏月,追昔尤叹唐宋风。下一章,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在大唐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比较兴盛的王朝─宋朝,看一看它的名称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宋」字在表示「定居、安居」的同时,还含有庭院种植树木的意思。赵匡胤国号为「宋」,代表着他的一种怀旧情怀和希望天下安定的意念。他的杯酒释兵权、用文臣治理天下,以及在人口、税收、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众多举措,都和他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完全吻合。

盛极而衰的道理我们大家都清楚,这一类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并不少见。大唐盛世在繁华散尽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终于,由于民间不断涌现的暴动、起义,更因为朝堂之上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等等痼疾,西元九○七年,唐朝重臣朱全忠终于颠覆皇权,建立「后梁」,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乱世─「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之乱,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非一统时代,至少在绝大多数人的意识中,这是一个纲纪失常、混乱不堪的年月。例如在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所修《新五代史》中,他就痛心疾首地说过:「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而且,在这部史书中,每到篇尾一段,段首常常以「呜呼」开头,充分表明了欧阳修对五代历史的悲愤之情。此外,书中「杀」「弑」充斥,满纸血腥,活生生描画出乱世之中人性的泯灭和对生命的蔑视。

但是,民心思安永远是大势所趋,而且也是历史的主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乱世也是为强权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果然,幼年时期就曾对母亲说过「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的又一个铁腕君主--赵匡胤就要黄袍加身,君临天下了。

赵匡胤,后周皇家精锐禁军统帅。西元九六○年,他发动著名的「陈桥兵变」,颠覆后周,建立北宋政权,定都汴京

赵匡胤把王朝名称定为「宋」,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而且这些理由可能还不止一种,那么,他心中所想、表面所为,究竟留下哪些让后人揣度的东西呢?

关于这种疑问,目前最常见的说法是赵匡胤在后周时期,曾经被封为归德节度使,统率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因此,等到他称帝之后,出于怀旧,所以把自己发迹的地方─「宋」定为了国号。据说,赵匡胤在即位诏书中就曾经说过:「汉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故宜国号『大宋』。」

根据史料记载与传说,赵匡胤的确是一位比较怀旧的人。明朝王夫之在《宋论》中就曾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

赵匡胤博仁慈美名

赵匡胤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例如根据传说,在他登基后的某一天,他和一干大臣在宫中行走的时候,偶遇一位怀抱婴儿宫人,他于是问怀抱中的小孩是什么人,宫人回答说是柴氏的后人。赵匡胤听了宫人的回答,没再说话,而是用眼神示意跟在他身后的重臣潘美。潘美自然心领神会,随后就把这个婴儿弄到自己家中抚养。后来,这个孩子长大后考取功名,最后官至宋朝的刺史。

这则传闻表明,赵匡胤虽然行伍出身,而且从小习武,身手不凡,但是他却兼有文人的情怀,并且十分念旧。由于曾经在周世宗柴荣殿前为官,后来却在柴荣死后,从柴氏孤儿寡母手里揽过江山,赵匡胤一直郁积心结。

因此,遇有机会,他便用举手之劳,送一点顺水人情,既了却了自己的心事,同时还从属下和世人那里博得了念旧、仁慈的美名。

另外,宋朝初建,待百事稍安,赵匡胤也寻思着尽快整顿朝纲,推行自己崇文抑武的治世方略。有一天他跟当朝宰相赵普谈论家族统治如何延续的问题,赵普进言说,历史上家天下的中断,大都由于藩镇势力太盛所致,而且前朝晚唐时就是藩镇势力太大,尾大不掉,所以最终形成了五代乱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应当尽快削藩,削减一些重臣的权力。赵匡胤听了这番话,于是在稍后宴请拥立他坐上龙椅石守信等几位功臣时,对他们说了自己当上皇帝后反而寝食难安的情形,待众臣询问原因,他就说担心哪天这些部下的部喤也会拥戴他们篡位当皇帝,结果群臣大惊失色,连忙表明忠心,并请赵匡胤指明出路。于是,赵匡胤顺水推舟,对他们说,人生就如同白驹过隙,短暂得很,因此,不如朝廷多给他们些金银,而他们则辞官回家赋闲,多置田产,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这就是传了上千年的所谓「杯酒释兵权」。而且这个历史传说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版本,同时更有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丁谓的《丁晋公谈录》和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等史料推波助澜。但是,后来据一些人考证,也有人认为这个传说纯属捕风捉影、无稽之谈。(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