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跨越海峡的援助行动(刘良升)

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甸沙乡噜六小学的孩子们准备吃外界爱心捐赠的学生奶和鸡蛋营养餐。(示意图,新华社)

双亲在我心目中,一直用言传身教之法,以身作则传递「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谛。

当台湾地区甫开始发展经济,也正值我童年时的1970年代,父母亲透过了中华民国家庭扶助中心(简称家扶中心)的牵线,认养了一位住在屏东县潮州镇的李姓女童。每个月父母亲都要捐助定额的新台币由家扶中心代转给女童家人。数年后这位女童的大姐从中学毕业开始工作,家中多了一分额外的收入后,李家的财务状况大有改善,已不符合家扶中心贫困线的标准,所以家扶中心又换了一位住在山区的原住民孩童作为新的被认养者。由于李姓女童是父母亲认养多年的第一位孩童,所以感情也特别深重,有一回我们全家还顺道连袂去潮州镇拜访她和家人,双亲也很欣慰李家人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而脱离困境。

1980年代,台湾地区经济腾飞,所以本地需要援助的贫困家庭数目锐减,家扶中心征得父母的同意,开始认助海外的孩童。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父亲出示一张轮廓深邃秀丽的拉丁美少女的照片,嘴里还说着,「来看看你的妹妹!」我这才搞清楚原来照片中大约8、9岁的大眼女孩儿,是父母所援助的南美洲哥伦比亚籍的女童「玛莎」。后来我出去念大学就不太过问这些事情,我也不清楚借由家扶中心的协助,我倒底又「横空出世」了多少位远在拉丁美洲异国的「妹妹们」。

时序迈入19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互动,父母亲常有机会回中国大陆旅游探亲,也如愿地和父亲在湖南浏阳老家的小学同班同学孙每克阿姨取得连系。孙阿姨1950年就搬到云南省昆明市定居生活,她和夫婿均致力于创建云南希望小学而奔走募款,同时也帮助云南省的贫困家庭,尤其是少数民族部落的学童们。父母闻讯后当然二话不说大表支持,也开始透过孙阿姨的既有组织和渠道,捐钱认养了多位大部分是彝族的孩童们。这些天性纯真活泼的孩童也常常写信感谢父亲,这时父亲的书房就出现了一大叠简体字版,且内文开头为问候刘爷爷的信件。文学造诣深厚的父亲偶尔也会提笔回复孩童信件嘉勉鼓励一番,看来这倒是父亲退休后不错的消遣之一吧!

纵观近半个世纪以来,双亲默默捐助了不少国内外的儿童家庭,诚然支援的总金额或许相对而言不是很大,但是使用的货币由新台币,美金转换为披索,到人民币;援助的地理位置从台湾本岛,跨洋到拉丁美洲,又再转回到海峡彼端的故国大陆。其中的温情和热度超越人种的不同和地域的隔阂,这种心存善念的素质才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传家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