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龙城飞专栏/郝柏村回忆录的记载──也谈张宪义事件(五)【17】

以行动抵抗日军侵略的学生军。(中时报系档案照片)

前言:

前文〈五之十六〉刊出后,笔者记忆「大陆抗战时期,我军统局与美海军情报单位合作,共组中美合作所,戴笠将军没办法处理双方生活条件差得太远的问题,只有让中国人和美国人分开居住,分开饮食。当时一个美国士官的饮食经费是我军官十倍,他们一个人吃的一片牛排,我们可以用来炒出辣椒豆干牛肉丝给一个排,也就是三十个人加菜时吃。」获好友空军官校正期生、后转任中华民国驻美办事处签证官的郭长官回应:「那段老美士官伙食一块牛排,可用辣椒豆干炒成辣椒豆干肉丝,供一个排的官兵吃。太有趣真实了!」笔者回话:「悲乎!」笔者儿时1960年代住芝山岩,在阳明山上看见许多高树参天、绿草如茵、巷道静谧、独门独院的美军军官、士官宿舍,再回家看我们眷村的窄小穷破,公厕恶臭,深感刺激,一生不能忘怀。当时一个美国军人在海外驻地的生活空间与品质,我们就是一般的将官也不见得能够比拟,两国国力悬殊若此,令人感叹。当时距抗战胜利20年。郝柏村1981年底升任总长以后,才开始有计划地将眷村整建为国宅,而早期之预算与施工品质皆不如民间中级住宅。这时候,已经是政府迁台30多年了。可见一切都是治理问题,也就是李国鼎所说的「事在人为」,而「人」从何来?只有耐心培育,别无他法。

笔者1990年代初返国工作,在所住天母甲桂林社区中发现一位广西籍退役老士官,居然住在社区地下室停车场里,用木板隔出来的一个角落里,他长期呼吸霉味与汽机车排放出来的废气,令所谓留美学人的笔者极感愤慨。他看笔者很有爱心,常常一见到笔者就要讲话,可是他的广西口音实在太重,加上年岁已高,笔者聆听费神,相信多数同胞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看笔者相貌堂堂,辄鼓励笔者一定要领导大家打回大陆去。由于这位老士官的晚年遭遇,笔者认为国民党对于我们从大陆带来台湾的这些许多初小学程度的士兵,如此对待他们孤独贫穷的老年、晚年,还谈什么反攻大陆、复兴中华?这使笔者对于退辅会一直有很大的成见。后来,国民党在历次选举中,流失选票越来越多,却从未检讨自己是如何看待社会基层、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其实这个情形在大陆时期已是如此,共产党适好相反。国民党失去大陆原因众多,其中一个即是根基于此,不重视社会基层、底层。近二十年来,笔者看国民党中上层作风依然如故,争相竞选主席、总统、委员、议员,愿意无职位而长期做实事者少,便知其来日无多。今天共产党就是让国民党回大陆发展,大陆基层人民仍占多数,国民党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大陆根本不能立足。这不是说国民党一无是处,国民党在教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上的表现非常优异。笔者在1980年代末从美国去大陆,即听不少共产党官员私下赞美国民党在这两方面的优点。而共产党由于政治思想与体制的限制,他们的教育与用人政策阶级意识化,经济发展政策不稳定,恰恰成为其先天性的弱点。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两党如果合作,中国的发展早已不输欧美。

关于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先后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美国驻中国大使李洁明,在其回忆录中有重要与珍贵的记载。1920年代,李洁明父亲法兰克.李利是美孚石油公司驻中国行销代表,1928年,李洁明出生于青岛市的德国医院,李洁明说:「我们在青岛过着王侯般的生活,我们家在齐东路八号,与海滨近在咫尺,这片美丽的新月形海滩,几十年来都是外国人夏季弄潮的好地方,我们家是德国人盖的,一栋宽敞的三层建筑,二楼有阳台,一楼有前廊,五个佣仆照顾小孩,打理家事,其中一个是听男孩使唤的小厮。两位哥哥法兰克、杰克,姊姊爱莲娜和我,都上青岛美国学校。」1937年,日本侵华,李洁明一家先后离开中国,回到美国。李洁明大哥法兰克对于他所成长的中国一直不能忘情,1939年法兰克进入耶鲁大学,并且参加预备军官训练,1944年底法兰克派到中国昆明担任砲训中心教官。他在家书中写到:「中国士兵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待遇很差,营养不足,迭遭虐待,许多人一辈子没见过机械,更不用说榴弹砲。中国部队间的官兵关系不和,医疗设施不足,美国军官对此非常不满。民间不满情绪甚高,只是还未爆发革命。士兵又病又穷,衣不蔽体,即使配备我们的装备,也无法作战。权力、金钱和教育只有少数人才有。中国的一位营长用吉普车载着欢场女子到处游逛,根本不关心士兵训练。」目睹当时的情形,法兰克希望退伍后当传教士。抗战胜利后,国军军官在接收区出现「吉普车女郎」的轶闻相当多,这样的情事在中共的解放区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中共进城是由文艺工作队跳秧歌舞带头,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1945年12月,法兰克派往日本,发现许多占领美军搞黑市赚外快,而当时日本人一穷二白(家父50年代派至日本受训,即发现在美军占领区中,满街日本女人充当妓女,养家活口)。1946年5月14日,法兰克在美军营区以卡宾枪自杀身亡。法兰克自幼在美丽宁静的青岛成长,看见中国备受侵凌,成长后一直渴望帮助中国,后来回到中国,失望至极,又在日本看见日本社会的接近毁灭以及美军的行径,他一生中的和平主义、理想主义完全破灭。法兰克1920年生在中国芜湖,死时才26岁。李洁明说他的家人「永远无法从此噩耗中平复过来」。之后,李洁明步上哥哥法兰克的理念,走向台湾、中国。在中国出生、成长的李氏兄弟渴望中国人能够站起来,但是中国一直缠扰在自己和敌人的梦魇里。李洁明为美国驻华大使时,正好遇到北京六四天安门事件,李洁明还帮助方励之离开中国。李洁明在回忆录的末了中说「法兰克英年早逝,但仿佛把他在中国的未竟之业交棒给我。」(《李洁明回忆录》,页1-46)法兰克也好,李洁明也好,在美国的政策、中国的情况和后来台湾的处境中,他们内心的良心和渴望里充满了冲突。由于美国人的长期优势,大家对他们的期望过高,责备也大。

本文:

以下资料摘自郝柏村的《八年参谋总长日记》,(天下远见出版,2000年),笔者在每一条相关日记记载后,做出自己的意见。前文〈五之十六〉,叙述至1985年11月5日。

11月7日,上午九时,钱复来到四季饭店与余会谈:一、雷根总统对蒋总统非常尊敬,并将由李光耀总理转致。二、在对美关系上,不要让美方有破坏美中关系印象,对美不宜讲反共八股。三、刘、李两案严重。崔蓉之的诉讼仍以和为贵,钱主张依国家赔偿法、依公务员非执行公务犯错、依民法等比照援引。四、关于亚银会籍:钱认为台湾内部希望回到国际组织,认为如同意改名,内政有问题,而退出后内政更有问题。五、与中共竞争问题,钱认为总统周围有保守分子,美方对邓小平安排继承反应良好,而美对经国先生继承问题尊重宪法,但认为中共未来安定而我有问题。布希于11月22日见钱复说:「我讲这话你不高兴,十年前我在北京很苦,现在有天壤之别,他们真有进步。」钱认为如再说中共濒临崩溃,别人不会相信,反统战应有积极作法,宣传应有可信度。六、经济方面,王建瑄做得很好。

1985年大事记(续)

(中华民国驻美代表钱复长期对外,充分了解在国际与美中关系上,中华民国和台湾的处境极为困难。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内政上有对中华民国和台湾「命名」与「实质」的问题,政府难有一以贯之的说法和做法,外交上当然不易伸展。事实上,丁大卫、李洁明、布希副总统、雷根总统以及不少美国军事将领都是非常同情与希望帮助中华民国和台湾的,但是也必需由台湾自己面对日益茁壮的中共治下的中国,台湾不能一直躲在美国后面。自从1979年美国与中国大陆关系正常化以后,台湾和大陆的对话基本处于守势,大陆对台湾则采取攻势,也就是说,大陆要统一,事实上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正统中国而招安台湾,完全排除了中华民国的存在。

布希对钱复说:「十年前我在北京很苦,现在有天壤之别,他们真有进步。」事实上,1985年中国整体还是非常落后的,但是穷困了三十多年的中国老百姓真的是全体自行求生存,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党中央能不挡事就是好事,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思考;思考了以后呢?还是要经商!」中国的崛起是靠人海战术,包括共产党员,全体下海。当时一个大学教师一个月薪资100人民币,深圳台商招女工是月薪400人民币,四倍。以台湾为例,如果今天一位大学助理教授一个月薪资5万元台币计,外商或陆商至科学园区招基本作业工人的月薪是20万台币,这样我们的感受就明白了。中国真正的脱胎换骨,是2000年以后的「腾笼换鸟」,被换掉的鸟包括许多不可能转变体质的台商。笔者当年听见中共有领导人提出「腾笼换鸟」四个字,大吃一惊。虽然腾笼换鸟并没有完全地腾空笼子,也不可能都换掉鸟。但是这个概念是共产党式的战略,不是国民党的,国民党一贯是渐进法,共产党则是锯箭法,不好就弃,达尔文和斯巴达文化,很残忍,但是一旦成功可以翻身。不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在台湾都不可能搞腾笼换鸟,所以台湾有最先进的一千多家高科技经营企业,同时也有百万计的、大概永远不会改变体质和做法的中小企业和机车行、摊贩,也就是说台湾不太可能会产生欧美式甚至日本式的社会形式。中国大陆只要共产党执政,就可能有机会,其实这和社会主义关系不大,而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是思考和行动的模式不同。笔者这样说,可能共产党自己也未必明白。笔者认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混合模式是对中国最好的;民进党其实是国共两者之间的政党,也有小部分日本的文化,香港的文化主要来自英国殖民主义,四者能混合也是好的。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产生一个可以容纳大家(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共存共荣的政治结构以及可以共同接受的旗帜(也就是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