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核绿同行已是世界潮流(叶宗洸)

第28届COP28联合声明,为积极达成全球「净零碳排」的目标,并降低气候变迁的破坏性影响,签署国呼吁将世界核能发电量于2050年提升为2020年的3倍。(图/美联社)

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缔约方会议已迈入第28届(COP28),目前正在杜拜盛大举行。法、美、日等22个国家于2日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为积极达成全球「净零碳排」的目标,并降低气候变迁的破坏性影响,签署国呼吁将世界核能发电量于2050年提升为2020年的3倍。另一方面,上周会议召开后,近200个国家已先行同意启动金额达4.3亿美元的「损失与损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以资助及补偿遭受气候变迁冲击的国家。

此两项关于扩充低碳洁净核电与启动暖化冲击补偿的宣示与决定,除了意味着全球多国的能源政策必须有所调整,也凸显气候变迁造成的环境冲击已迫在眉睫。

事实上,长期关注全球能源趋势的国际能源署(IEA),早已在今年10月下旬发表的《2023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表态,为了将温度上升控制在摄氏1.5度以内并达到净零碳排,IEA认为全球能源系统在2030年有必要做出重大改变,包含再生能源与核能的洁净能源必须成为发展要角,并使其供电占比由2022年的39%提升至71%。

依据IEA的估算,全球核电总量将从2022年的2.7兆度增至2050年的6兆度,为去年的2.2倍。相较于COP28的3倍核电总量宣示,IEA的分析稍显保守。不过,不管是COP28的22国或是国际能源署,皆已共同认知的关键点就是2050年「少了核电,没有净零」。

回头检视蔡英文总统引以为傲的能源转型政策,其内容始终都以「非核家园」为优先目标,减碳反而成了次要工作项目。于是,在「增气、减煤、非核、展绿」的政策大旗下,即使增气与展绿双双出现进度严重落后的困境,非核脚步仍未见停歇,进而导致排碳不减反增。数据显示,在核二两部机组陆续除役后,全国火力发电量在今年1至10月达总发电量的83.7%,此比例为近5年同期新高。

此外,依据国发会规画,我国未来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将达60至70%,另外搭配氢能与燃气加CCUS,各项能源配比都比竞争对手的日、韩高,挑战很大。若非受到非核家园政策的箝制,国发会不至于端出如此近乎「空中画大饼」的路径。

目前台面上的3位主要总统候选人都将减碳列为政见。其中侯友宜及柯文哲均规画在我国未来能源配比中纳入核电,除了考量供电稳定及能源安全,当然也期望能务实达成净零碳排的国际目标。赖清德迄今未改变其非核态度,虽然多次提及紧急时或安全有共识条件下可采用核电,但也说续用核电无法顺应世界潮流。

核电的世界潮流究竟为何,绝对不是谁说了算。只要走出台湾、看看世界,就能知道解决气候危机、迈向净零碳排的解方,绝对不是当今政府的「非核就火」,而是务实可行的「核绿同行」。

(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