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赖清德就怕国会监督(汪志雄)
(图/本报系资料照)
不出所料,赖清德总统针对立法院通过的国会改革法案,将向宪法法庭声请释宪以及暂时处分。赖总统说,立法院这次修法,除了审议程序引起社会高度疑虑外,法案的规定更对宪法的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造成危害风险。然而,从现实而论,赖清德怕的恐怕不是国会扩权,而是国会监督。
台湾的政治制度历经几次修宪,已经变成一个既不是「总统制」也不是「内阁制」的四不像政治体系。由于中华民国总统是直接民选,在所谓「直接民意」的基础底下,总统有权无责,只要任命一个「听话」的行政院长,不但可以垂帘听政,掌控大权,还可以安插人事,酬庸心腹。如果掌握了国会多数,就更加可以无惧监督,为所欲为。
这就是为什么蔡英文8年执政,可以利用党产会及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这些「类东厂」的机关,打压在野党、掌握新闻媒体、操控言论自由。当时,立法院沦为立法局,动辄数千亿、破兆的建设预算,往往在短时间内就逐条表决通过,故才被戏称「只有民进党不想过的法案,没有民进党过不了的法案。」从前瞻建设、两兆风电,到攸关民生的防疫政策、莱猪进口等,民进党都是利用辗压式的多数民主遂其所愿,使得国家沦为一言堂,表面上是民主,骨子里却是独裁。
如今,赖清德才刚上任满月,即宣布在总统府成立「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及「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这明摆着就是要扩张总统权限,但因为民进党在国会已不再具备多数优势,因而借此避开立法院监督。
结果,当立法院通过国会改革法案,赖总统却又以「扩权」为由声请释宪,这种「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行径,实在有失总统的高度。
国会改革法案最早是由民进党提出,主要精神就是强化权力分立、监督制衡。如果细看此次在野党所通过的法案内容,包括「立法院正副院长记名投票」、「强化人事同意权」、「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国会调阅权」、「藐视国会罪」等,都跟过去民进党在野时所提的主张大同小异,绿营却激烈抗争、大力阻挡。赖清德更要将国会改革法案进一步上诉到宪法法庭,这种昨是今非的双标行径,说明了民进党所反对、害怕的,并不是「国会扩权」,而是「国会监督」。
赖清德自己扩权在先,更为了回避国会监督而声请释宪。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有恃无恐,恐怕也是因为大法官都是「自己人」。台湾的民主政治走到这般田地,还有什么值得国人骄傲的地方吗?摆在眼前的,无非就是一场赤裸裸、丑陋的权力斗争而已。
(作者为美国伊利诺芝加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