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闷夏季来临 慎防汗斑上身
台湾夏季气候闷热潮湿,不少民众每到夏天,身上就会开始长出一块块深浅不一的汗斑。其实,汗斑可靠外部用药和口服药物治愈,医师提醒,容易流汗或活动量较大的民众,应养成流汗后尽快把身上的汗擦干的习惯,否则未来还是有可能再度复发。
▲湿闷夏季来临 慎防汗斑找上门(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三军总医院皮肤科陈振丰表示,汗斑又称「变色糠疹」(Tinea versicolor),常发生在潮湿温热的气候和易出汗者身上,是一种因霉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大多分布于躯干与四肢上部,且因个人体质不同而会呈现红、棕、白等深浅不一的斑点。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表面本身就有一种叫做皮屑牙苞菌(M. furfur)的霉菌,而汗斑就是皮屑牙苞菌在高温及潮湿环境下过度增生所造成的,好发在易出汗且皮脂多的部位,临床上则多以10-30几岁,活动量大、流汗多、皮肤较易出油的人居多,少数患者则是因免疫力较差所致。
治疗上,陈振丰说,经医师确诊为汗斑后,只要涂抹外用药膏2-3周便可痊愈,严重者则可选择使用口服抗霉菌药物,但要注意,由于此类药物得透过肝脏代谢,因此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且肝功能不佳或B、C肝炎带原者就不建议使用口服疗法了。
陈振丰也强调,汗斑需要潮湿的环境,才能让霉菌有生长存活的空间,因此建议容易流汗或活动量较大的民众,可随身携带毛巾、手帕或干净衣物;流汗过后,尽快把汗擦干或是换上干爽衣服,并选择材质柔软吸汗的衣物,避免穿着闷热、不透气的衣服,防止汗斑找上身。
资料来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