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架苏-35圣诞节交付 助陆空军领先邻国半代以上
▲为了研究性能助国产战机,大陆向俄罗斯采购24架苏-35。(图/翻摄自俄罗斯卫星网)
中国去年底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将购入24架苏-35战机,但交付日期一直不明,不过最近传出中方派出飞官在莫斯科近郊的葛罗莫夫试飞院受训。俄罗斯传媒近日披露,首批4架苏-35战机将于12月25日交付。由于入役之后,可使解放军空军作战水准领先周边国家半代以上,堪称是俄方给北京的「耶诞礼物」。
苏-35是俄罗斯目前拥有的最先进战机之一,技术等级直逼第五代战机,装备了推力向量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具备远程、多用途、高机动性等特性。上月,最新出厂的4架苏-35S从远东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KNAAPO,中文全称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俄罗斯的一个制造战机联盟)连续向西部转场,且直接飞赴叙利亚战场。值得注意的是,前后2批前往叙利亚的苏-35S都是在出厂交付直接前往一线,这显示俄军对可靠性有相当的信心。
据了解,中国在2010年传出有意购买苏-30,但历经5年谈判仍无结果。2015年4月,解放军新一代单座空优战斗机歼-11D首飞照片曝光,虽属于三代改进型战斗机,但在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俄制苏-27SM3战斗机;与苏-35相比,虽在航程和发动机上略为逊色,但在电子系统和攻击力上却有所领先。因此,当时外界认为歼-11D的问世,将逼使俄方很快做出外销苏-30的决定。
▼在高原进行测试的歼-11D(左侧)。(图/翻摄自大陆网站)
果不其然,中俄在2015年11月签署关于购买24架苏-35战机的合约,总价值达20亿美元,每架约8300万美元,当中包括俄方提供地面技术支援和备用的航空发动机,是中俄双方近10年来最大一笔军购合约。原先,俄方计划在2017年开始逐步交货,但最终决定缩短时程,并于今年的最后几天提供第一批战机。
资料显示,苏-35配备2具AL-117S涡扇矢量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500公里,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可达3400公里,战斗半径1600公里,除了12个外挂架之外,还配备一门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
分析指出,苏-35虽然没有匿踪设计,但相控阵雷达可以比美国现役的F-16更快发现对方,因此若与F-16一对一PK时,对手很难接近;而未来交付之后,可使解放军空军战力领先周边国家空军在半代以上。
外界也推测,解放军在与俄罗斯签订进口24架苏-35战机后,便会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开始改良「太行」发动机,通过加大风扇尺寸方式增大推力,并装上有源相控阵雷达,成为「中国版苏-35」,也就是在装备歼-20的同时,持续改良歼-11D将是中国空军的重大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