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玩手机 小心夜尿症找上门
由于3C蓝光会不停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得负责分泌抗利尿激素的脑下垂体无法顺利启动,导致患者因夜间多尿须不停起床如厕。(台湾泌尿科医学会提供/陈人齐台北传真)
现代人生活离不开3C产品,不论上班、下班,眼睛几乎都离不开萤幕,不过近年来临床医师发现,睡前使用3C产品恐增加夜间多尿的情形发生,且年龄层越来越低,不再是65岁以上长者的专利,呼吁民众重视睡眠卫生,以及夜尿症等相关问题。
台湾尿失禁防治协会理事长廖俊厚表示,「晚上起床尿尿2次以上就可能对睡眠造成困扰,而这些人当中近9成有夜间尿量大于整天1/3的情形,即所谓的夜间多尿。」夜间多尿的成因有很多,除年龄是首要因子外,近年更发现「睡前使用3C产品」亦为夜间多尿的新兴隐形推手。
多玩5分钟都有影响
廖俊厚解释,由于3C蓝光会不停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在即将入眠时影响更甚,使得负责分泌抗利尿激素(ADH)的脑下垂体无法顺利启动,导致患者因夜间多尿须不停起床如厕,可说是一种「3C蓝光影响脑功能而导致尿出问题的健康危机」。
熟龄男求诊量多3成
台湾泌尿科医学会秘书长王弘仁指出,脑下垂体除了负责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平衡,同时也是控制睡眠与清醒周期的主要区域,当睡前使用3C产品,强烈蓝光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活耀,会让大脑以为还不需要进入睡眠,导致昼夜生理时钟平衡紊乱,进而使脑下垂体功能受损,「尽管只是多玩5分钟都有影响!」
王弘仁推估,目前台湾40岁以上患有夜间多尿症的人数至少超过450万人,现代人3C依赖度高,加上台湾人口老化,预料罹患夜间多尿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然而因民众对夜间多尿的认知不足,导致就医率不高,调查显示平均每10人仅有1人为此疾病求助泌尿科医师。
廖俊厚提醒,与5年前相比,因不堪夜尿困扰而就医的50至60岁熟龄男性,明显增加20%至30%,背后可能代表身体出问题、脑袋部分功能失常,患者的生活品质可能因精神和身体健康下降而严重受损,增加心血管疾病、心情沮丧、焦虑,甚至认知及记忆障碍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