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性别人权议题「人间蒸发」 民团批:有回应民间期待?

总统英文12日将亲自主持司改国是会议总结会议。(图/总统府提供)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蔡英文总统亲自主持的司法改革总结会议12日登场性别司改联盟发出《性别司改人间蒸发》的新闻稿痛批,总统府公布的12大项重点议题完全忽略「性别人权」议题,既「不尊重小组决议」也忽视「人民期待」,表达严正抗议

性别司改联盟表示,台湾在2005年开始推动性别主流化工作,但在司法系统却怠慢推动,导致台湾的执法人员普遍缺乏性别敏感度,不少法官检察官审理案件时忽略性别的重要性,有些甚至出现明显的性别偏见,导致当事人二度伤害,影响判决结果。因此,该联盟认为,司法院法务部日前回应司改国是会议的改革方案中,竟只字不提「友善性别的司法」,没想到结会议还没召开,司法行政机关已彻底忽略性别人权议题。

新闻稿指出,传统的司法体系看似性别中立,其实是建构父权结构之上,以男性观点为中心,忽略女性经验与需求;此外,一些法官、检察官常忽略被害者受害的性别结构因素,也因难以理解受害经验、受性侵迷思影响,检视审检的起诉书或判决书,经常看到白纸黑字写明「质疑性侵被害人行为不检点」,询问「被害人为何不逃离」等。

他们认为,司法院与法务部应落实司改国是会议中关于性别人权的决议,从大学法学教育,以及法官、检察官,甚至是律师的养成及在职教育做为起点,以性别教育提升司法人员的性别意识,改善此种「司法性别盲」现象:另外,也应运用性别主流化的观点,检视司法系统,进而建立司法从业人员性别平权教育养成系统、指标、工作环境及各级首长合议庭委员会之性别比例等。

性别司改联盟也呼吁司法院与法务部,「法律不只存在司法体系,对一般民众来说,法律是生活中的一部份」,现行法律制度源自于父权社会,仍存在许多对于女性的歧视,造成对女性实质上的歧视,不符合性别人权法治,尤其是通奸罪、两小无猜条款、优生保健法、性侵受害者诉讼参与制度等法条,应加速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