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贞昌负面声量是林佳龙1.6倍 陈冠安:苏神隐龙背锅的策略失败
苏贞昌文字云。(陈冠安提供)
林佳龙文字云。(陈冠安提供)
台铁太鲁阁号惨案后,国民党一再砲轰行政院长苏贞昌神隐、意图由交通部长林佳龙背锅请辞。国民党青年部主任陈冠安分析脸书大数据,事发半个月来,林的声量的确比苏高,但苏的心情愤怒指数却是林的1.6倍,显示苏神隐想让林背锅的策略并未成功。
国民党青年部主任陈冠安表示,太鲁阁号交通意外已经过去两周,林佳龙将为督导改革台铁不周承担起政治责任,于20日请辞生效,然而截至今日,虽然蔡英文总统有在脸书上抛出空泛的改革方向,连绿营人士都看不下去外,民进党内部其实更关心的还是后蔡时代的派系政治与权力运作。
陈冠安说,综观整起太鲁阁号事件,绿营最关注的其实是谁背锅的派系权力斗争,从台铁总体检报告有没有被核定、落实,都可看到林佳龙的正国会和苏贞昌的苏系或明或暗放消息、争斗责任归属,且当部属的林似吃不少暗亏。
他说,从4月2日事发至16日的脸书大数据来看,若将林佳龙与苏贞昌的名字连结关键字「台铁」,林的脸书声量约是苏的2倍,但将心情数与愤怒数做比值,苏的愤怒比值0.062、林佳龙则是0.039,意即讨论负面声量个人占比,苏是林的1.6倍。也就是说,林的讨论度虽比苏高,但林被骂的程度并不如苏,反倒是想拿林当挡箭牌的苏逃不了被公众责难。
陈冠安认为,外界盛传苏不准林即刻请辞,是想让砲火先集中在林,减少究责行政院为何不核定台铁总体检报告或相关列管事项未落实。从文字云来看,确实让林佳龙在这波的网路讨论关键字,集中在「请辞、善后、负起责任、恋栈」等相关词组,但从效果来说,苏也没全身而退,「改革、核定、体检、否决」等相关词组也包围着苏,显示网民仍认为行政院难辞其咎。
陈冠安表示,发生太鲁阁号事件这种不幸事件,执政党应当想的是如何改革、如何弭平伤痛、如何让事件不再次发生,但从这两个礼拜来看,民进党却更多的是考量派系权力斗争,截至目前为止,仍看不出政府对台铁的具体改革面向与时程。
陈冠安提醒,除了台铁以外,整体交通的改革,包括行人、道路安全也是迫在眉睫,因为从蔡政府上任以来,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都增加近2成,显示执政党不只改革失败,更让交通安全恶化。
陈冠安说,从这次太鲁阁号意外,以及许多交通事故来看,其中有相当高比例都是年轻族群,每一位都是国家的重要资产,未来政府必须从软硬体进行全面通盘的交通改革,还给国民免于恐惧的安全环境,而不是推锅卸责,才是人民迫切希望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