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都更如牛步原因曝光 业者怨「大都更时代」沦口号
台北市长蒋万安宣布进入大都更时代,不过都更业者认为实际推动仍有不少障碍拖慢都更脚步,其中一项包括等大家都搬离市府才进场协调钉子户。(图/赵世勋摄、报系资料库)
台北市每10间房子就有7间是屋龄超过30年的老屋,地方首长年年高喊「加速都更」,不过多位都更建商向CTWANT记者表示,一个都更案平均得走上十年,根本仍停留在牛步化,尤其「地方政府行政流程的官僚与傲慢,补件内容不一次告知,文书往返旷日废时」「非得等同意户都搬出再花1、2年时间协调钉子户。」台北市都更学会理事彭彦祥则点出,都更处长期人力不足,建议尽速扩大编制,提高审查效率。
「台北市贵为首善之都,应该扮演全国都更推动的领头羊,但遗憾的是,受限于过去诸多都更诉讼案例的包袱,无法大破大立提升都更效率,官僚体系下的包袱与心态,即便每届市长信誓旦旦宣示都更政策,但民间感受到的行政作业牛步化都在扯后腿。」一名北市都更建商总座如积怨已久向CTWANT记者控诉。
2012年北市曾经历文林苑都更案市府和钉子户对峙的争议,让市府更小心谨慎面对不同意户强拆时的程序。(图/报系资料库)
他举例,一个都更案整合达8成后,将举办事业计划公听会、拟具都市更新事业计划申请报核约1个月,完成报核还要经过公告和公开展览30天,再进入审议会审议,「但北市都更案,都市更新事业计划送件后等承办人员审查都超过2、3个月,开公听会也要2、3个月,鲜少有案件半年可以完成公开展览,速度相当缓慢,尤其事业计划小到写错1个字就退补件,需要补件的地方也不一次点出,让业者一直来来往往做文书作业」,该业者怀疑承办人员只要来不及处理,就用技术性退件来拉长时间。
台北市都更学会理事彭彦祥就点出都更处问题出在长期人力不足,案件多到承办人员审不完,压力大,也容易卷入建商与地主的合建官司中,而这些人因为了解审查标准,经常被民间单位挖角,导致流动率高的恶性循环,都更处扩大编制、有效招募和减少离职率,对提升民间都更效率有很大帮助。
另一业者反映拢长的作业流程还包括「钉子户的协调与强拆」,他说,依目前流程,等拆照、建照下来,所有同意户都搬走,政府才愿意介入协调钉子户,然后再花上1、2年时间跟钉子户沟通协调,才会走上强拆,而这段时间,所有同意户都在外租房干等,拖到最后搬出去的同意户也受不了,向建商表示「多分给他们都不计较,只希望赶快动工」,这不是让钉子户更有恃无恐?
对此,北市都更处官员回应,实施者须依北市代拆办法完成2次私调并领得拆建照后得向该处提出代拆申请,都更处会再启动2次公调,以进行后续代拆作业。在申请代拆前,沟通协调之责任与义务在于实施者,政府公权力的介入是最后不得不的手段,动用上需要相当谨慎细腻真诚磋商兼顾程序正义,在实施者与不同意户穷尽可能仍难以达成共识下,公部门始依法执行公权力。
不少都更业者皆抱怨都更事业计划送件审查反复遭退补件,都更专家彭彦祥就点出问题可能出在审查人员人力不足,若能有效率审查,对市长喊出的加速都更将有很大帮助。(图/方万民摄)
台北市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陈胜宏认为,目前的都更程序确实麻烦、时间很长,都更案从整合到完工平均10年跑不掉,真的很久,手续繁杂浪费人力成本、冗长时间垫高资金成本,房价降不下来,整合与行政作业流程也是原因之一。
对于都更不合理规范,业者也反映,北市尽管地政局认定是合法建筑,建管处则认为一定要有使用执照才能申请合法建筑物8%的容积奖励,但大同、万华区许多老房子因早年法规未完善,很多没领有使照,应予以放宽认定。
都更咨商师与危老推动师双证照的北市西新里里长胡家玚则反映,北市7599公办都更专案,必须为公划更新区域内才符合申请条件,但90%以上地区都不在划定内,都更处只会要住户自己去申请划定,没有任何协助与配套;且各阶段整合等待时间约只有2个月,超过时间就宣告失败,2年内不得再申请,时间实在太短,完全跟现实面脱节,应视同意比例适度给与缓冲。
彭彦祥则建议,前期整合效力的提升才是加速都更的关键,之前市府大力培训都更危老推动师,却因长期没有很好的被善用,人才流失,建议市府在举办社区说明会的法宣团队和北市住都中心整合团队,可以多招标不同团队同步推展,提升都更推广和整合量能,大都更时代才会到来。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