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零食的古早味 甜之道的探尋

【图/文.台湾光华杂志】

拜全球化之赐,现代人的零食、甜点多到目不暇给,还五湖四海。但在物资不丰足的年代,你是否好奇,古时候的零食、甜点是什么模样?什么滋味?如何演变?

常常听到的「糕饼」二字,细究其中区别,「饼」是以面粉为材料,「糕」则是米制点心,其他台式的甜食还有酥、粩、饴等种类。

台湾饮食研究者陈玉箴在〈汉饼、台湾菓子、面包:日治时期台湾烘培产业之形成与消费变迁〉一文,说明台式糕饼甜食原与传统祭祀、婚庆有紧密的关联,属于「非日常」的仪式性食物角色;在日治时期后,烘培产业化逐步形成,使得台式糕饼舖势必转型,进而影响消费者的生活经验;糕饼的文化象征意涵产生转变,朝向日常、休闲、娱乐发展,原本附属于节庆、祭祀上的仪式性意义也逐渐松动,这些都使糕点逐步接近常民的生活。

这回采访,我们亦观察到了台式糕点甜食慢慢趋向生活化日常的轨迹。

老师傅一人,裹上糖衣,再沾黏白色米粒,左右开弓,颇有一夫当关之势。 (林格立摄)

长寿的吉祥语:「粩」这一味

「粩」是台湾古早的甜点零食,早在《千金谱》里就有纪录;「粩」也是年初九拜天公不可或缺的祭品。这项闽南地区专有的传统甜滋味,总是先上了神明桌,再入了五脏庙。

「粩」因取「老」的谐音,被视为好彩头的象征,象征长寿,老人家会说:「拜麻粩会吃到老老老(长寿之意)」,粩也是结婚、新娘归宁常用的伴手礼,取其「白头偕老」的寓意。

采访的当口,适逢农历年前,我们踏进新竹新复珍的厂区,为了年节的订单,正加紧生产。

新复珍经理、同时也是家族第五代的传人吴璨仲解释,粩的原料是糯米跟狗蹄芋制成的粿干,这原料已经稀少,全台只有竹南地区一两间商家在制作。粿干要先进油锅炸成中心几近空心蓬松的冬瓜条状,外头再裹上麦芽糖浆,最后黏上芝麻的叫「麻粩」,黏上米则是「米粩」,沾上花生粒的就是「花生粩」。

老师傅一人坐在麦芽糖锅边,右手执长筷,从锅里夹取已沾满麦芽糖、炸成冬瓜条状的粿干,放进另一边膨胀过的米粒堆里,左手翻动使其外表黏附上米粒。左右开弓,颇有一夫当关之势。

另一侧,大锅里正熬煮着麦芽糖,颜色还浅淡之际,老师傅起身,拿起形似木桨的大木柄,从锅中沾附一些麦芽糖起来,糖滑进师傅另一手的水盆里,师傅一手探进水中,摸捏麦芽糖的软硬,「还不行,麦芽糖至少要熬上一个半小时。」他说。

「制程中,煮糖是最重要的工序,糖的熟度和温度,都要靠老师傅掌控。」吴璨仲说明,裹糖也要厚薄适中,是适口的关键。咬一口,综合了酥脆和黏稠的口感,是饶富趣味的味觉经验。

已百年的连珍糕饼店,靠一代代人坚持守护着。图为第三代郑艺达与外甥第四代程家旭。

用于祭祀又可充饥:糕仔

位在基隆庙口老街上的连珍糕饼店,是基隆在地的老品牌。近年因推出芋头系列甜品,连珍在网路上人气很旺,还展店到日本去;但这家从传统糕仔起家的百年老店,未曾轻忽老祖宗传下的传统,仍然依着时令生产各式的糕仔,八角糕、素方糕是店里的招牌;过年了,还有应景的年糕、寸枣、吉红、生仁、冬瓜糖、糕球、虹片条等等,选择多到让人难以下好离手。

坐下来聊糕仔,第三代的郑艺达说:「以前来说,糕仔比较常见一些,大饼是礼俗、结婚会用的,但是糕仔是零嘴,平常可以卖,糕仔的材料取得容易,做法也不难。」

走进连珍的工厂,师傅们正在制作素方糕,「我们现在很大一部分还是手工制作」,连珍第四代程家旭解释,糕仔的材料就糯米粉、糖和馅料,先将炒熟的糯米粉过筛,再与糖混合打匀。素方糕层层叠叠共三层,材料也分成三盆,师傅先将底层的粉料铺进方框模中,接着拿出工具抹平铺面,「重点是师傅抹的功力,要抹得很平均才行;我们曾经试过用机器压,但力道过重会太扎实,口感就有差,吃起来没有酥酥的感觉。」第二层、第三层接续铺上,然后静置等待约十几个小时,「静置的作用是要让它吸收水分,糖才会在里面发挥作用。」

「做糕最重要的就是『糖』,我们现在还是用发酵的糖,把糖磨成粉,加入酵母发酵,变成黏白糖,这样才可能让粉状的原料借由糖黏合在一起。」郑艺达解释。糖除了赋予滋味外,还有定型的任务,在中元祭使用的糕仔润则会再过水蒸一下,蒸过就比较Q。

中元祭是基隆在地的重要节日,糕仔是跟好兄弟沟通的重要媒介,习俗上会用糕、饼、粿堆叠成塔状,做成「糕盏」,除有步步高升之意,相传盏品越高、越容易让远方的好兄弟看到。再者,程家旭解释:「以前基隆有船要出海,会把糕仔带到船上当干粮,比较不容易坏,保存期限比较长,又可以果腹。」这道出了糕仔与基隆的地缘关系。

我们好奇昔日糕饼店营业的样态,郑艺达解释,传统糕点店是依着岁时节令制作祭祀所需的品项,季节性很强,大小月差很多,像夏天常常上午做完没事了,下午大伙儿相约去游泳;也有师傅去接其他的工作,中元祭才回来工作。「早期的情况不容易调整生产,都要靠大家互相帮忙。」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就是公司化,把工作照每天的流程去安排,班表在一个月之前都先排好了。」从郑艺达的解释,看到一间传统糕饼店的经营,从与传统节令紧密结合慢慢趋向日常的趋势。

凤眼糕是昔日仕绅阶级的风雅甜点。(林格立摄)

仕绅的风雅甜点:凤眼糕

凤眼糕是鹿港仕绅喜爱的糕点,材料就米跟发酵过的糖。选用最上等的米,炊熟后磨成米麸,白糖则是发酵过的糖,昔日是将糖埋在地底静置数个月,当今则使用新式的发酵设备,玉珍斋第六代传人黄晴晴说:「发酵过后香气才出来,发酵的温度很重要,时间也很重要。」

黄家祖先来自福建泉州,以民生必需的米、布起家。黄家主人好诗词,常邀三五好友聚书斋、吟咏诗词,此时主人家会端出祖传的凤眼糕,当作茶点。黄晴晴说:「那时候就有客制化的服务,」专人端出凤眼糕的原料米粉及糖,在桌边询问各仕绅的口味,依客人喜欢的甜度就在桌边制作起凤眼糕。

黄晴晴当场示范制作凤眼糕,先把等比例的米麸与糖粉充分混合后,再用筛子过筛,之后用手指捏起混合的粉末,填充进木模里,再用手指压实、脱模。凤眼糕取似美人眼睛的形状,她形容像美人要捧在手心呵护,每位来到书房的都是捧在手心的贵宾,显示主人家对客人的重视。

凤眼糕,吃巧不吃饱,小小的一片,吃的是气氛、氛围,是广受仕绅喜爱的私房美食,黄家无心插柳地开了一间小店,以黄家书斋为名,就是「玉珍斋」(1877年)。

因应时代,玉珍斋也跟上潮流,开发新口味,增加了杏仁、黑糖、梅子等口味,还有期间限定的玄米口味。他们更开发体验课程,让学生认识制作凤眼糕,推广凤眼糕的文化。

一块小小的凤眼糕,黄晴晴形容,初尝是清爽的甜味,后段融入些微的甘味,最终以米香味作结,这一口道尽了台湾珍贵原物料的滋味,也浓缩了鹿港今昔的历史过往。

新港饴是古早味的台湾糖果。

古早味的台湾糖果:新港饴

新港奉天宫供奉全台历史最悠久湄洲妈祖,已超过400年;奉天宫旁,古早味的台湾糖果创始店「金长利」,也有133年的历史了。

门口挂着黑底金字「金长利」的匾额,已有相当年岁,但仍气派地展现这家小店曾经的辉煌;第四代老板娘卢杨秀美讲起,金长利的创办人卢欺头是民雄人,昔日是担着麦芽糖、花生、粗饼四处兜售的小贩。遇到连日下雨无法出门,看着手边的食材,他灵机一动,把受潮的花生放到麦芽糖里熬煮,再捏成一小块一小块,这头小尾尖的形状像小老鼠,就命名为「老鼠糖」。卢欺头把新开发的产品拿到奉天宫庙前贩售,「老鼠糖的名字新奇又有趣,来进香的民众会买甜食去拜拜,也当伴手礼。」赚了钱,卢欺头顺势落脚在新港。

老鼠糖广受欢迎,但名称不雅,先改名为「双仁润」,取其花生拨开内有双仁之意。后来进献给日本天皇,受到赏识,又有一名为「新港饴」。

老板娘引我们入内,后方是制作新港饴的现场。她解释,新港饴的材料很简单,就是麦芽糖、花生、面浆、米麸。前一晚要先将面粉打浆静置。花生选用云林在地出产的,粒粒饱满。

早上六点开锅倒入麦芽糖,混入粉浆,要熬一个多小时;火候至今仍是老板娘在掌控,用竹片挑一些麦芽,在水中用手指感受Q软的程度,这是从婆婆传习下来的手艺,未来就等着儿子接手。

倒入花生后,要使力混搅均匀,接续是成形、分切。在平台上撒上米麸,以防麦芽黏手,手工搓成条状整形,再由机器分切成一小块。

新港饴是许多离乡游子记忆的滋味。老板娘分享,曾经有儿子带父亲做最后的巡礼,车子到了西螺,还是要绕回来新港,只为找回他当兵时候的味道,「所以我都说,我们卖两个亿,一个记忆,一个回忆。」店舖里来了三位年长的婆婆,来自隔壁的板头村,「阮从会晓行路时就吃这味了。」她家有四个姊妹,已经婚嫁各地,过年回来团聚,还是要回到这味觉记忆的起点,带个几包回家。

「闻着有米麸和土豆的香气,搭配麦芽糖的甘甜,口感嚼劲独特,就是新港饴了。」而这古老简单的味道,现在还加了一味,就是坚持。

藏在台式糕点里的台湾甜滋味,揉入在地风土食材,是台湾专属的记忆滋味。 (林格立摄,马英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