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例! 台大中研院破解30亿年的七穿膜蛋白质结构
台湾首度解岀七穿膜蛋白质结构!台大生化科技系副教授杨启伸的「结构与感光生物实验室」傅煦媛博士和中研院副院长王惠钧实验室的许敏峰博士,经多年努力,终于解出在地球上30亿年的七穿膜蛋白质结构。
杨启伸表示,这次解出此蛋白质,让科学界第一次了解到,这种以单一光子为能量来源就能进行质子输送,间接生产生物能的膜蛋白质,如何可以克服外界的不利环境仍进行功能。
▲台大生化科技系傅博士傅煦媛(左)和杨启伸(右)。(图/台大提供)
要解结构,需要大量蛋白质,但七穿膜蛋白质很难大量取得。而台大杨启伸老师实验室和中研院王惠钧副院长实验室对七穿膜的大量表达(用菌体生产纯化之意),有重大突破,因此才能解出其结构。并且,其中的一个大量表达系统向台湾及美国申请专利,今年已获得两国专利局之批准。
为何解出七穿膜蛋白质这么重要?这是一个可能已在地球存在30亿年的蛋白质,至今仍广泛地为各式生物,以及人类身体所利用,举凡视觉、听觉、嗅觉、脑神经,以及甚至荷尔蒙的作用,都是这类七穿膜蛋白质来负责的。
「这是此类蛋白质被发现四十年来,重大的进展」,杨启伸受访时表示,这个重大成果可以使蛋白质产生能量的潜能提高预计达2~10倍,
据了解,台湾目前尚有中研院马彻博士解出一个单穿膜蛋白质结构;清大孙玉珠老师,则在2012年解出台湾第一个多穿膜蛋白质。但七穿膜蛋白质,这是第一个。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