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汶川从震痛中站起

2018年7月28日,唐山地震42周年纪念日,大陆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在唐山举行。(中新社

2011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一位民众向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纪念雕塑献花。 (新华社

四川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至今保留512汶川大地震时倒塌的房屋。(本报资料照片

唐山与汶川地震

中共建政70年来,唐山和汶川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伤痛记忆。1976年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多条人命,2008年汶川大地震则是大陆建政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下同)。走过数十年,大陆在地震中创伤,也从经验中站起。如今,大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灾难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惨痛灾难之一,让这个河北工业重镇瞬间夷为平地,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16万多人遭受重伤。震后唐山的每一个成年人,或是救人,或是被救,或是被人救出后又赶着去救别人。仅唐山市区,就有48万人在互救中脱险。每3个幸存者,就有1个是在互救中幸存下来。

抢救唐山 陆创造奇迹

在地震过后的8小时,第一支部队就急行军进入唐山市。随后的几天里,先后有14万解放军陆续赶到。人民子弟兵顶着频繁余震,舍生忘死,用双手、用最简陋的工具,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又一条生命,使1.64万名群众重获新生;但地震后也留下16万多名重伤患。6天内,2万医护人员从大陆各地奔赴唐山。开颅、开胸、截肢……一般医院少见的大手术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借助手电筒的光亮进行。如此简陋的条件却让众多垂危者保住了性命。

震后半个月,铁路桥梁修复,7万多名伤患被列车送出。事后统计,在28天内,10多万名重伤患通过空中或铁路被转运到大陆各地救治,这在大陆乃至世界医学和运输史上都创造了奇迹。

今天的唐山,已经变成矗立在渤海湾畔的现代化名城,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8平方公里,比震前增长4.6倍,市区人口也由震前的70万增加到251万。

继1990年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后,2004年,因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唐山市再次获得联合国「杜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汶川大震 撕裂映秀镇

唐山地震过后32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一阵天摇地动,8级强震将位处震央的映秀镇撕裂开来,这是中共建政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后十年,四川共推动实施了425个防灾减灾项目,规画总投资157.02亿元。在应急管理涉及的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方面不断探索,建成了大陆第一个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在多次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经受住了实战考验。

灾害发生后,大陆不断提升减灾防震科学技术,10年后,大陆建成22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监测网,并将在四川、云南建设首个地震预报的地下云图网,使大陆成为继日本、墨西哥后,第3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防灾救灾 体系更完善

汶川地震是大陆应急管理体制变革和发展的新起点。自那以后,大陆又相继发生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但都吸取了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也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从唐山到汶川,从最初的抢险救灾到恢复重建,再到灾区的振兴发展。大陆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执行力,再次地证明历经磨难的人们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人间真情,更见证了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