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中年夫妻如何活化手中资产?

文/Smart智富杂志 戴瑞瑶

▲(图/高国展摄)

今年46岁的莎莎(化名),虽已理财11年,也累积一些资产。但因步入中年,对未来理财规划感到忧心,以下是她自述所遇到的理财难题

我的2个子女各念大二、高三家庭年收入122万元。因为老公不太会理财,所以家计都由我管理。我从35岁开始理财,除了阅读杂志,也积极参加投资课程,可是这10年来的存款几乎没有成长,让我很灰心

过去10年我买过很多基金,但绩效不如预期,获利也不高。4年前我将大部分股票型基金赎回,只留下1档基金12万元,并单笔30万元投入高收益债基金。

我们一家4口保费一年43万元,有保障型保险、2张终身还本险、1张投资型保单。这几年我也用基金赎回剩下的资金买入3张美元保单,每年缴6,700美元,2年后就缴清。另外有1张新台币储蓄险已缴费期满,目前保单现金价值为56万元。

我有2间房子,一间自住,另一间则是位在宜兰的度假屋。2间房贷剩194万元,每月还款1万5,000元,老公很希望能还清房贷,但现阶段没办法多凑出钱来。

我在目前的公司年资已15年,这几年公司营运不太稳,我猜顶多再撑个10年,届时收入恐中断。因此我希望55岁时可以跟老公一起退休,而且两人每月能有被动收入4万元,但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目标?希望《Smart智富》月刊顾问能给予我解答。

看完莎莎的问题统一保经总经理、认证理财规画顾问(CFP)徐采蘩建议莎莎应针对目标重新配置资产,2年后补足长照风险。以下是徐采蘩的分析:

与莉莎聊完后,发觉她恐慌主因不是存不到钱或投资失当,而是因为手上看不到现金。在检视莉莎家的支出后发现,他们家已算精省,但每月支出是打平的,建议她要开始记帐,试图从每月生活开销再挤出5,000元投资。此外,她还需正视3个问题:①存钱没目的性,存到一笔就花掉;②基金短期投资就收手,导致理财收入偏低;③资产配置过多在自用不动产。

依据上述问题,我给予她下列建议与调整方案:1、依目标配置资产,并补足紧急预备金。莉莎目前有3项理财目标需达成:①短期:子女教育金支付5年,共约84万元;②中期:房贷还款194万元;③长期:55岁退休时,每月现金流4万元。所以接下来她必须强制自己,短、中、长期的资金配置好后,就不再动用。若有其他高额花费如换车,切记要先存到钱再消费。建议莉莎优先补足紧急预备金50万元。

而针对短、中、长期目标,有卖宜兰房与不卖房2种方案可选择:①卖房:目前市价约有270万元,卖掉所得可作为子女教育费并还清房贷,即可达成短、中期目标。这样她每月可以多出2万5,000元结余,加上她2年后美元保单缴费期满,每月等于多出4万2,000元可投资。还有一张缴费期满的储蓄险目前现金价值为56万元,可单笔投资。

假设她55岁退休到85岁,只要达到年报酬率4%,扣除每年2%通膨率后,每月可有4万2,000元现金流。再加上终身还本险、美元保单和储蓄险,55岁后可年领至少17万元,等于每月再多出1万4,000元。

②不卖房:子女教育金剩下5年支付期,维持现状每月约支付1万元,除非不幸失业,才需赎回基金与股票来支应。

房贷也不需提前还清,因其负债比只占总资产17%,且房贷利率仅1.5%与2.5%,每月固定还款也不成问题。建议莉莎与老公都延后到65岁退休,可领劳保劳退年金,到时预估家庭月现金流可有9万3,000元。万一55岁被辞退,也要尽量再找一个可纳劳保的工作,就算工资只有2万元也不影响她的劳保年金金额,因劳保年金是以投保期间最高60个月的月投保薪资为计算标准

2.在2年后提拨年收入5%,保障长期照护。因2年后美元保单满期,年结余增加,再挪5%年收入也就是6万元,购买残废扶助险,目前市面上有分含寿险保障型与不含寿险保障型的两种型态,不含寿险保障型的保费会便宜2成。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Smart自学

★7优质癌症险保单 省下高额医疗支出

★吃对18种食物 让你不再「虚胖」

★早期买的癌症险保障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