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软体条款100%不符合规定 消基会点名Line、WhatsApp

消基会发现国人常用的6款即时通讯软体均有轻重不一违规处。(图/示意图资料照)

消费中心综合报导

因应即时通讯软体各种消费乱象衍生,消基会调查国人常用的6款即时通讯软体,分别为Line、WhatsApp、WeChat、PChome IM、M+ Messenger、RC语音等,结果发现,所有受调查业者均有轻重不一违规处。

消基会指出,这次以《即时通讯软体服务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来调查国人常用的6款即时通讯软体,并于其官方网页上检视服务条款是否符合「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所规范内容,再因「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所规范事项众多,所以从宽仅就其中最攸关消费者权益的四项,包含揭露企业经营者资讯帐号被删除退款机制、履约保障机制、企业经营者暂停服务处理。

其中,在揭露企业经营者资讯的部分,「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要求需载明企业经营者名称代表人网址营业所所在地地址电话电子邮件信箱客服联络方式,但消基会却发现这6款即时通讯软体都不符合规定,像是WhatsApp只有公司地址与名称、WeChat只有在隐私政策里提供电子信箱与邮寄地址。

而在消费者帐号经删除并经企业经营者终止提供本服务时,消基会发现WhatsApp、WeChat、PChome IM、M+ Messenger等,皆未在服务条款中提到退款方式,呼吁业者应尽速补上退款机制,以供消费者参考。

至于在履约保障机制的部分,消基会检视后发现除了Line有如实公告外,其余5款即时通讯软体皆没有相关文字说明。另对于企业经营者暂停服务处理方面,也仅有Line提到「如本公司因技术维护之必要(不可抗力事件及其他紧急事故除外),而计划暂停全部部份聊天服务时,本公司应于暂停服务七日前通知用户。」,其余 5款即时通讯软体业者都没有公告会于几日前通知使用者

消基会表示,日前曾检视过LINE的服务条款中有许多免责声明,并提出呼吁希望主管机关可以重视并建请业者改善。然而,随着即时通讯软体定型化契约推出,本会再次检视业者对于条款变更的说明部分,结果发现Line依旧没有改变,还有PChome IM、M+ Messenger等。

消基会说,这些自定条款,让业者拥有随时变更服务条款及个别使用条款的权利,并要求消费者全部被动接受,即使可认系双方约定之方式,亦不符消保法第12条规定之定型化契约条款平等互惠原则,对消费者显失公平,呼吁业者应尽速修订,否则可处最高30万元罚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