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和平、奋斗、救中国」 孙中山逝世前还说了什么?

孙中山灵堂中有挽联已尊称其为「国父」,但直到15年后,国民党中央才做成尊称孙中山为国父的决议。(图/网路

国父孙中山先生献身革命事业积劳成疾,罹患癌症后逐渐恶化,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临终前在病榻上留下了知名的7字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成为全球华人所知晓并感念功绩名言。除了这7字遗言之外,孙中山在临终前与前几日还说了些什么?虽然在正史教科书中不曾被提起,但仍有历史研究者详加考据并留下记载,据此更能贴近感受到这位伟人为国为民的胸怀

1924年10月北洋军阀冯玉祥发动政变,在北京赶走靠贿赂当选的总统曹锟,并将溥仪逐出皇宫,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赴北平途中健康恶化,前往协和医院治疗却未见好转,到1925年2月底孙中山病危,便依党内同志建议考虑后事。当时由他在病榻上口述要点整理完成经他过目,由汪精卫起草,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议通过,最后经孙中山本人认可。当时完成的遗言共有3份,分别是《政治遗嘱》(即后来的《国父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政府书信》。遗嘱定稿后,汪精卫等人原想直接请孙中山签字,但孙中山听到孙夫人宋庆龄门外哭得很伤心,便对汪精卫说:「你们暂且收起来吧!我总还有几天生命的。」

孙中山遗嘱是由他在病榻上口述要点,整理完成经他过目,再由汪精卫起草,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议通过,再由孙中山本人认可,并于去世前一日签字。(图/网路)

隔了两周,到3月11日时,国民党元老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前来探望孙中山,发现他眼神已开始散乱,便对汪精卫说「不可不请先生签字了」,她同时劝宋庆龄不要哭泣。于是汪精卫和孙中山的家属及在北平的国民党要员宋子文孔祥熙戴季陶等人到病床前,将2份遗嘱呈给孙中山,孙科递过钢笔,但此时孙中山写字有困难,便让宋庆龄托住他的手腕,艰难地在遗嘱上签下「孙文 3月11日补签」字样。随后汪精卫在「笔记者」下签名,其他人则在「证明者」下签名。

签好字后孙中山又对在场的人说,「我这次放弃两广来北京,是谋求和平统一。我所主张统一的方法,是开国民会议,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设一个新国家。现在为病所累,不能痊愈,死生本不足惜,但数十年为国民革命所抱定的主张不能完全实现,这是不能无遗憾的。希望各同志努力奋斗,使国民会议早日开成,达到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目的。那么我虽死了,也是瞑目的。」最后,孙中山断断续续又说出了7个字的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之后便未再说话。次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停止心跳,终年59岁。

孙中山一生献身革命,其历史功绩与无私精神为全球华人共同景仰。(图/本报档案照)

孙中山在临终前还将其夫人宋庆龄托付给何香凝照料,何香凝能文擅画、又是妇女界极活跃的领袖,与宋庆龄交好。孙文在签遗嘱前数日曾对何香凝说,希望她能照料宋庆龄,不要因她未产子而轻忽她。何香凝当场承诺会好好好照顾,孙中山也为此表达感谢之意。

孙中山逝世后,各界致哀的花圈与挽联无数,虽然国民党中央一直到1940年才做出决议尊称孙中山为「国父」,但孙中山灵堂存留的照片中可以发现就有些挽联以「国父」来尊称向他致敬,例如其中一幅就写着「国父云亡,白叟黄童齐下泪;邦人多难,凄风惨雨浩伤情」。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发起筹建中山纪念堂,向海内外募捐获得积极响应,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广建中山纪念堂,其中北京中山纪念堂就是当时孙中山停灵与公祭的场所,规模最大的则是广州中山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