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师/台湾大学穷得只能卖文凭、签一中?
▲为争取陆生来台就读,世新大学被爆与对岸大学签署「研修承诺书」,保证课程内容不涉及「一中一台」等任何政治敏感话题(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文/王大师
上周,某本地大学,竟与对岸的高校闹出「一中承诺书」疑云。独派认为,台湾诸多大学为了「揽客」,必须以「一中教学」课纲向对岸输诚,这不仅有失国格,还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内文。
但校方则认为这仅为声明书,是台湾各大学为了「争取业绩」的配合作法,非「校对校」的承诺。辩护者认为上课期间,本地老师可享100%的教学自主,所以这纸承诺根本未达思想箝制的效用,教育部理应尊重本地大学的自治权。然而,本人却从这事件中,看到一个更大的可悲处:就是台湾的教育体制,怎么悲惨到要向对岸兜售文凭才能撑住?台湾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排名垫底已不是新闻,但过去至少可借由内生需求,应付基本营运。
如今随着少子化的到来,外加大学文凭通膨问题严重,大学毕业生卡在22K魔咒中,许多人不对高等教育感到信心,在在降低台湾公私立大学的就读率。这个情况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新加坡,乃至大陆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一般而言,较成熟的国家,多半会以扩增海外市场寻求弥补。一来,此举可达一国「散播软实力」的战略目标,二来,由于外国学生必须缴交更高的学费,并支付额外保险、住宿、餐饮、通勤等费用,可有效增加一国外汇收入,是个极有利的经贸策略。
然而,台湾的大学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少子化严重的同时,无法以「中文利多」争取海外学生,这个利基已被大陆抢走;此外,国内大学假论文情况严重,执政者或因政治因素迟迟不愿解决,研究报告滥竽充数,只为了拚业绩出版低价值的报告,其中原创性低,更难登国际大联盟之堂。
于是,台湾的外籍学生就只剩下几种:一为搭配外交政策,以最低标准吸收第三世界国家学生。最丢脸的,就是去年圣多美普林西比公子来台就读的「聘金」事件。没错,本地的外籍学生,很多都是因应外交需求,硬是开出的「鸡肋学位」。
在圣国公子的例子中,台湾除送了一个空姐让他品尝本地「浓浓的人情味」外,还提供81万的奖学金让他多多消费,深怕本岛无法留住他的心。同样例子,如果跟英国人民说,威廉王子来台留学需要贷款,不知他们的子民是该哭,还是狂笑?
▲圣多美普林西比总统儿子李被德来台攻读博士时,获得两年全额奖学金总计81万6千元。
当然,吾人无须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来台留学的优异外国人还是不少,但根据统计,这仅占总国外学生的6成而已。剩下的4成,台湾的大学还是把主意打到对岸的头上。
大陆学生也很捧场,但不是基于台湾大学优异的教学环境,而是本地竞争力不高,因此学费也相对比欧美与香港廉价;另外一点,就是两岸有着同文同种的文化利多,来台湾沾个酱油,回去还是可当个卤味促销。
基于有钱才是老大的因素,本地大学被迫因应对岸需求,必须印制「类一中条款」。要说这与政治无关,其实也蛮牵强的。毕竟,其他国家从未要求台湾的教育机构,也一并提出类似的证明。因此可推论,这就是一纸「政治承诺书」。
为何台湾的大学无法说不?不要怪别人,就是因本地大学需要钱,有招海外学生的业绩压力,否则就无法增加营收,也难以跟中央争取补助。但台湾大学又没有国际竞争力,征不到像样的海外学生,而外交部补助的「政策学生」名额又有限,因此,像对岸研修生开「一中承诺书」,就成了必然的后果。
如果想避开这问题该如何做?首先,当然是「让自己变大一点」。想像看,大陆会要求美国大学提供「一中承诺书」吗?不会,虽然美国为大陆最大的留学市场,如果要搞陆生的「莒光教学」,理应先从美国下手才对。
但哈佛、耶鲁有世界一流的教学水准,因此就算不开,中国人也必须乖乖的花大把钞票排队被洗脑。如果台湾强不起来,那就「让自己变小一点」,明明没那个屁股,就不需征召太多的大陆学生,如此台湾大学就无须低声下气配合写承诺书。
▲继世新之后,民进党籍立委另指清华大学同样为招收短期陆研生签下了「一中承诺书」。(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尤其台湾的教育体制自从被李远哲瞎搞后,教育机构已成为制造文凭的「教职复合体」,倘若没更多的资金挹注,就会造成失业老师的问题。不是有句话吗?学校是为老师饭碗而设。教育早已失去最初的精神了。
当然,最佳的解方永远不是二分法,而是在「变大与变小」间取适当值。也就是,如何在增加台湾大学竞争力的同时,缩小闲置的人力与资源,这才是本地教育机构在闹出「一中承诺书」后,应该思考的方向。
好文推荐
王大师/美军进驻AIT好棒棒?台湾将伊拉克化
王大师/骇客入侵,帮政府抢走你的辛苦钱!
王大师/美国将再强大=找台湾抽税
王大师/美中冲突台湾怎解?「小朋友」可解!
王大师/那条抽紧台湾总统们的狗链
● 王大师,专栏作家。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