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台湾历史只有2行…学生:人家韩国还有雕像!

韩国公车上装设慰安妇少女雕像,平时对于慰安妇议题很常上街游行、引起讨论。(图/视觉中国CFP,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课纲审议问题多,除了国文课文言文白话文争议之外,历史课本对于日本、中国等叙述,以及慰安妇的议题也让人吵成一团。「2017台韩国际青少年大会」日前落幕,许多台湾学生表示「韩国很注重慰安妇的研究,我们的课本却只有『两行』」,认为历史课本「可以不针对人,但不能少了事实。」

这次的台韩青少年大会主题是慰安妇,由韩国当地「和日本军慰安妇奶奶在一起的马山昌原镇海市民团体」主办,台湾「阿嬷家和平女性人权馆」协办;4天3夜的过程中,也拜访了韩国的慰安妇历史馆、幸存者李容洙奶奶,李奶奶说,「可以讨厌日军帝国主义和暴行,而不是去讨厌人」,展现的气度让人非常感动,不过对于日本政府态度,她也说「对过去的历史责任应该采取的方式是面对,而不是逃避」。

中山女高的王同学说,韩国有慰安妇的「少女像」,已经变成当地的一个故事记忆,台湾或许不一定要用少女像的方式,但「应该找出我们自己保存这段历史记忆的方式」;另外,韩国的政府、媒体、社会风气跟学校都会认真的讨论议题,做专题报导或是进行讨论,甚至在高中生就有这样的人权社团,台湾学生的代表则认为「慰安妇是国家暴力的议题,自不自愿根本不是重点」。

阿嬷家馆长康淑华表示,慰安妇幸存者不断凋零,但日本政府却还没还给被害人公道,在这段历史对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的时候,要怎么让大家认识慰安妇、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就变成非常急迫的议题;学生们能在国际交流后回到学校继续行动,很值得欣慰,但也希望历史课能够给予更多支持。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违者必究!